miR-23b-3p/GnRHR/DUSP1轴促进三阴性乳腺癌增殖、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huan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微小RNA miR-23b-3p、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GnRHR)和双特异性磷酸酶 1(dual specificity phosphatase-1,DUSP1)均参与肿瘤细胞增殖、转移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但它们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s,TNBC)中的表达模式、生物学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主要研究miR-23b-3p、GnRHR和DUSP1对TNBC增殖、转移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检测 miR-23b-3p 在三种乳腺癌细胞 MDA-MB-231、MDA-MB-468、MCF-7和正常乳腺细胞MCF-10A中的表达。构建miR-23b-3p的模拟物(miRNA mimics)和抑制物(miRNA inhibitor),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TNBC细胞MDA-MB-231和MDA-MB-468,采用CCK-8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生长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划痕法和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侵袭。(2)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分别转染GnRHR质粒使GnRHR过表达、转染GnRHR siRNA以敲低GnRHR,采用CCK-8、划痕法和Transwell检测GnRHR对细胞增殖、转移的影响,并观察GnRHR能否逆转miR-23b-3p对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3)构建miR-23b-3p稳定低表达的MDA-MB-231细胞株,并以此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观察敲低miR-23b-3p对肿瘤增殖的影响,以及肿瘤组织GnRHR表达变化。从TCGA公共数据库获取miR-23b-3p和GnRHR表达数据,分析两者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关系,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收集本中心手术的TNBC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检测GnRHR蛋白表达。(4)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检测miR-23b-3p和GnRHR基因的相互作用,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miR-23b-3p对GnRHR的影响。体外培养MDA-MB-231细胞,转染GnRHR质粒使GnRHR过表达,以RNAseq 检测 mRNA 表达谱的变化,以 WB 检测 p-AKT/AKT、p-ERK/ERK、MMP2的变化。结果:(1)MDA-MB-468细胞和MDA-MB-231细胞中miR-23b-3p的表达水平较高,而MCF-10A细胞和MCF-7细胞中miR-23b-3p的表达水平较低。在体外培养的MDA-MB-231和MDA-MB-468细胞中转染miR-23b-3pmimics后,细胞生长、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均提高,而转染miR-23b-3pinhibitor产生相反作用。(2)在体外培养的MDA-MB-231细胞中转染GnRHR过表达质粒或siRNA,结果GnRHR抑制TNBC增殖、转移,并逆转miR-23b-3p促进TNBC增殖、转移的生物学作用。(3)分别采用miR-23b-3p低表达和野生型MDA-MB-231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结果miR-23b-3p低表达的肿瘤生长较慢,GnRHR蛋白表达水平更高。TNBC患者癌组织中miR-23b-3p和GnRHR表达呈负相关,miR-23b-3p在TNBC中高表达,与患者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差有关,而GnRHR在TNBC中低表达,亦与TNBC患者DFS差有关。(4)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miR-23b-3p能够直接结合并下调GnRHR,WB检测提示miR-23b-3p抑制GnRHR蛋白表达。RNAseq检测发现GnRHR过表达后DUSP1的表达上调,WB检测提示GnRHR过表达后p-AKT/AKT、p-ERK/ERK、MMP2下降。结论:miR-23b-3p在TNBC中高表达,具有促进TNBC增殖、转移的作用,并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其分子机制可能为miR-23b-3p抑制GnRHR表达,进而抑制DUSP1表达,使ERK、AKT不能被去磷酸化失活、MMP2表达上调,最终促进TNBC增殖和转移。miR-23b-3p/GnRHR/DUSP1轴可能是TNBC的一个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其他文献
背景: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心力衰竭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目前被认为是导致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持续的高血压可导致心脏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心脏组织纤维化等,最终发生心力衰竭。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血管新生对维持心功能起重要作用。人胚胎干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hESCs)具有很强的分化能力,目前已
学位
目的:近年新发现由内质网(endoplasmiceticulum,ER)应激可启动一种新的凋亡途径,已被多项研究证明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多种器官功能损伤过程中普遍存在。葡萄糖调节蛋白78kDa(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是ER的特异性分子伴侣,也称免疫球蛋白重链结合蛋白(immunoglobulin heavy ch
学位
研究背景:大量研究已证实激素性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发生和发展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密切相关。大剂量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能够诱导BMSCs凋亡,并改变其分化方向,最终导致ONFH。单酰基甘油脂酶(monoacylglycerolli
学位
经典的胶体粒子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柔性大分子、胶束(自组装体)和硬质胶体粒子。微凝胶是一类特殊的胶体粒子,不属于上述三者的范畴。它是尺寸在100nm-100μm之间,在溶剂中(主要是水)充分溶胀的交联聚合物网络。严格来说,100 nm以下的凝胶粒子应该称为纳米凝胶,但在国内外的书籍与文献中,“微凝胶”一词涵盖纳米尺寸的凝胶粒子,我们在本文中亦不做特殊区分。微凝胶良好的形变性、通透性和环境交互性使其
学位
恶性血液肿瘤(HM)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其治疗手段以化疗和分子靶向治疗为主,由于小分子药物选择性差、体内半衰期短导致毒副作用大、患者易耐药复发,至今治愈率仍较低。近年来,抗体及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等靶向疗法在HM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它们通常需要与化疗药物联用,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化疗固有的缺陷且抗体用量较大。纳米药物,尤其是主动靶向的纳米药物在克服化疗药物的不足,改善其抗肿
学位
有机-无机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已成为科研领域、光伏产业和国家科技战略关注的热点。虽然目前单结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已达到25.7%,但继续提升该指标仍是推进技术产业化的关键任务之一。近年来,大多数显著提升能量转换效率的方法可以被总结为通过钝化吸光层体内和表面的缺陷降低载流子非辐射复合。尽管缺陷钝化的效果明显,但这些策略普遍忽视了少数载流子的空间分布问题,并对吸光层前表面的关注不足,从
学位
电解水因其高能量转换效率和对环境友好被认为是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然而,其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制备高效的催化剂以降低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反应(OER)的高能量势垒。迄今为止,贵金属铂基和铱基催化剂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HER和OER催化剂,但其高成本和稀缺性严重限制了它们大规模应用。因此,人们一直致力于开发具有催化活性高和耐久性强的低成本非贵金属电催化剂以取代贵金属电催化剂
学位
第一部分 CircPIK3R1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目 的肺癌转移是导致肺癌预后较差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肺癌转移的相关分子机制对提高肺癌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大多数,目前环状RNA circPIK3R1在调控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研究尚无报道。本项目首先检测circPIK3R1在NSCLC组织和细胞株中的相对表达量,然后探讨circPIK3R1对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影响,并阐述其具体作
学位
目的:通过大气颗粒物(PM)雾化重悬建立一种新的环境污染干眼动物模型,并用来研究环境污染所致干眼的发病机制。方法:模拟大气污染环境建立大气颗粒物雾化重悬装置。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低浓度(300 μg/m3)PM处理组和高浓度(500μg/m3)PM处理组,实验周期14天。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泪膜破裂时间(T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炎症指数评分和角膜不规则指数评分。使用活
学位
近年来,钙钛矿、有机太阳能电池发展迅猛。然而,由于严重的非辐射复合损失,其最高能量转换效率(PCE)仍远低于Shockley-Queisser理论极限,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带电缺陷的存在不仅导致严重非辐射复合损失,而且会加剧钙钛矿降解,进而影响电池稳定性,而常见的缺陷态钝化策略具有较强的尺寸依赖性,使得相关策略在大面积器件中应用受限;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当前高效活性层在使用面向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