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西晋来华僧人考述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liuyibi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僧人作为佛教“三宝”之一,是佛教活动的主体,佛陀的教法需要依靠僧人来实践和传布。汉魏西晋时期,有部分来自印度、中亚、西域各国家和地区的佛教僧侣和信徒居士,或沿陆路、或沿海路,怀揣宗教热忱,不辞辛苦履险犯难远赴中土译经传法。这些来华僧人活跃在当时中土的主要城市和地区,洛阳、长安、建业等逐渐成为这一时期来华僧人活动地理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及佛教传播中心。在佛经汉译的早期阶段,佛经翻译尚未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主要还是以来华僧人为核心的民间私人译经为主,来华僧人的译经活动在汉人沙门和居士的辅助下分散进行。从汉魏西晋时期来华僧人译经的方法和风格来看,存在“质朴”和“文丽”两派;从译经的方式来看,转译的译经现象普遍存在,合译是佛经汉译早期阶段的主要译经方式。这一时期来华僧人的译经,一方面依赖胡僧之间译经的互助,另一方面则需借助于中国本土信教人士的辅助来翻译佛典。佛教初传中土时,首先面对的就是印度佛教文化在与中国本土文化接触过程中产生的碰撞与摩擦。为了扩大佛教在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减少在华传教的阻力,基于传法的现实需要,许多早期来华僧人不得不调整传教策略,主动向中国本土传统文化适应性迎合。一些拥有“神异”手段的来华僧人将佛教依附于中土的黄老方术之中,借助于神仙方术色彩的传教方式吸引信徒。部分具有儒道知识背景的外来僧人,在翻译佛经时常借用中国本土固有之概念,将本土术语掺杂在其译文之中,用儒家或道家思想学说比附、解释佛经教义,不断融儒入佛、融道入佛。本文拟以汉魏西晋时期来华僧人为学术研究视角,通过对其在华传法活动进行考述,探讨来华僧人与早期中国佛教发展的关系。
其他文献
论文采用了降雨特征(用降雨诱发指数表征)与地质环境条件(以地质灾害敏感性指数表征)进行叠加、分析,确定预警预报等级,建立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模型的方法;提出了预警产品制作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既脱离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又没有真正纳入城市义务教育经费的保障范围,国内相关研究将此问题原因归结为经费保障问题。针对此问题,部分学者提
目的分析本地区出生缺陷及围产儿死亡状况.为预防和控制出生缺陷、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医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出生缺陷监测方案,对安康市2004~2008年的围产儿出生
20世纪的大地上出现了几支“漂泊者”的队伍,他们就是乘着漂泊之舟流落他乡的俄罗斯作家、诗人。他们把从家乡带来的泥土铺撒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开垦、耕耘着散发出俄罗斯泥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高校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与科研能力,要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解决问题。本科生需要从庞大的信息资源中筛选出所需的特定信息,以支持论文科
目的地西泮在产程活跃期宫颈水肿局部注射的作用。方法陕西省森林工业职工医院2008年9月~2009年2月在产程活跃期发现宫颈水.月中者,选择符合条件者作为研究对象,共48例,回顾性将20
油田用注汽锅炉常用超稠乳化油作为燃料,但超稠乳化油经常发生不完全燃烧的现象。通过对超稠乳化油作为燃料的注汽锅炉燃烧理论的分析与研究,针对超稠乳化油出现的化学不完全
目的探讨改良式自体脂肪移植隆乳的临床效果与并发症。方法选取29例改良式自体脂肪隆乳患者、32例传统式自体脂肪隆乳患者进行比较总结,在移植后3、6个月观察脂肪存活率、并
<正> 凤翔县一九七二年出土一面玉璧。璧作圆形,中心圆孔,直径29.7、孔径5.94、厚0.9厘米。玉呈墨绿色,明亮光洁,晶润欲滴。两面布施繁褥细密、图案相同的纹饰,自孔至缘,以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