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稻大苗机插植株生长特性与育秧技术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杂交中稻大苗机插植株生长特性,本研究于2007-2009年在四川省郫县设置了秧龄+品种、氮肥+多效唑、育秧方式+播种量、秧盘孔数量+孔径、育秧方式+氮肥等5个育秧试验和1个种植方式比较试验,探讨了大苗机插水稻的苗期生长特点;并以常规手插和定抛为对照,研究了大苗机插水稻返青生长、抽穗-成熟期群体质量、籽粒灌浆及产量品质特点,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和生产示范总结提出了杂交中稻大苗机插育秧技术。主要结果如下:1、两年秧龄试验表明,播种后36 d为杂交中稻机插适宜期,44 d为超秧龄初期,52 d为严重超秧龄期。在机插秧苗的超秧龄特别是严重超秧龄阶段,秧苗素质迅速变劣,表现为株高急剧增加,百株干质量和根系活力迅速下降,叶片丙二醛含量呈线性上升。播种期过早或过晚均不利于培育适宜机插的大苗。35 d秧龄的秧苗质量高比、根数、根长及株高整齐度显著下降,55 d秧龄的秧苗株高过高,百株干质量降低,,秧苗迅速衰老。适当调整播种期控制秧龄在40~45 d可显著增加种子成苗率、秧苗株高整齐度、根系活力、秧块盘结力等性状,从而有效改善机插秧苗个体素质和秧块质量。2、依据GB/T 6243-86评价表明,优选育秧技术因子能有效提高杂交中稻大苗机插质量。对双膜旱育秧,45 d秧龄的机插质量较好,其漂秧率为8.07%、伤秧率为16.03%、全漂率为6.74%、勾秧率为11.81%、漏插率为8.90%、翻倒率为9.53%;1叶1心期追施6g/m2氮肥并配以100 mg/L多效唑浸种+2叶1心期250 mg/L多效唑喷施,可将漏插率降低至8.5%。对塑盘早育秧,1叶1心期与移栽期分别追施纯氮6 g/m2,可将漏插率降低至为7.05%;将秧盘孔数、孔径分别调整为728个和2 mm,能明显提高大苗机插质量,其漂秧率为6.00%,伤秧率10.0%,全漂率3.50%,勾秧率8.70%,漏插率7.64%,翻倒率7.36%。此外,报纸旱育秧、无底旱育秧在277.78-416.67 g/m2的播种量下的漏插率也较低,分别为7.02%和8.07%。3、杂交中稻大苗机插的生育期较常规手插和定抛延长6 d左右,其返青生长相对较慢。表现为根系活力低,根系数量少,干物质生产能力弱。与常规手插秧苗比较,机插秧苗叶片SOD酶活性在移栽后15 d内差异较大,之后差异逐渐减小。与定抛秧苗比较,机插秧苗叶片POD酶活性在移栽后30 d内的差异范围为41.42-53.05△A470·g-1FM·min-1;与常规手插秧苗比较,在移栽后25-30 d内,差异有减小的趋势。移栽后30 d内,机插秧苗叶片的CAT酶活性与定抛和常规手插的差异相对稳定,相应的差值范围分别为24.64-28.21μ.mo1H202.g-1FM.min-1和13.76-16.99μmo1H202-g-1FM.min-1。机插秧苗在移栽后12 d内基本不发生分蘖,但之后增加迅速,并与常规手插和定抛秧苗在相同时间(移栽后36 d)达到最高茎蘖数,但每穴最高茎蘖数和最终茎蘖数均较低,分别为15.38个和12.73个。4、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在抽穗-成熟期的群体质量具有一定差异。常规手插和定抛水稻在抽穗-成熟期高效叶面积比例均为0.79,较机插高0.12。’抽穗期,常规手插和定抛水稻的叶面积指数(LAI)较高,分别为8.02和8.03,二者显著高于机插;成熟期,各种植方式的水稻叶面积指数(LAI)差异不显著。抽穗-成熟期,三种种植方式的水稻LAI衰减率无显著差异,均在0.144/d左右,但植株中部透光率差异极显著。抽穗期,机插水稻的透光率为30.5%,较常规手插和定抛分别高5.36%和8.82%。成熟期,机插水稻的透光率为24.78%,较常规手插和定抛分别高8.49%和10.0%。因此,与常规手插和定抛相比,机插水稻抽穗-成熟期的净同化率、叶面积指数较小,其衰减率较大,高效叶面积比例低,但通风透光强;三个供试品种中,冈优906的透光率较好,冈优188的净同化率和高效叶面积比例较高,川香9838的叶面积指数较大。5、与常规手插和定抛相比,机插水稻的籽粒灌浆能力相对较弱,表现为强、弱势粒的起始生长势较小,实际灌浆时间较短,平均灌浆速率较低,籽粒增重也相应较慢。机插水稻的强势籽粒平均起始生长势(R0)为0.178g/100粒,较常规手插和定抛分别低0.132g/100粒和0.096g/100粒;机插水稻的弱势籽粒平均起始生长势(R0)为0.124g/100粒,较常规手插和定抛分别低0.003g/100粒和0.005g/100粒。机插水稻的强势粒和弱势粒的实际灌浆时间均较短,分别为19 d和24 d;其强势粒和弱势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均较低,分别为1.078 mg.grain-1.d-1和0.603 mg.grain-1·d-1。三个供试品种中,机插冈优188的强势粒实灌时间较川香9838少2 d,但弱势粒实灌时间较长为26 d,强、弱势粒平均灌浆速率较快,分别为1.174 mg.grain-1·d-1-0.685mg.grain-1.d-1。6、育秧技术对长秧龄机插水稻的产量影响较大。Ⅱ优498在45 d秧龄下可获得9.53t.hm-2的高产;其次为川香9838、冈优527和冈优305等:早熟组合中优448的产量较低。氮肥与多效唑及育秧方式与播种量配合分别能获得9.95 t.hm-2和9.70 t.hm-2以上的较高产量。在塑盘旱育秧条件下,1叶1心期与移栽期分别追施纯氮6g/m2可获得10.41 t.hm-2的高产;而适当增加秧盘孔数有利于提高长秧龄机插水稻的产量,处理组合间以以728个孔配合2 mm孔径的稻谷产量较高,达到9.73 t.hm-2,以182个孔配合1 mm孔径的稻谷产量较低,仅为7.50 t·hm-2。不同种植方式的水稻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以定抛的产量较高,实际产量为10.25t.hm-2;常规手插次之,实际产量为10.13 t.hm-2;机插较低,实际产量为9.50 t.hm-2。分析产量构成因素,机插水稻的有效穗数极显著高于常规手插和定抛,后两者差异不显著;定抛水稻的穗着粒数显著高于常规手插,极显著高于机插;定抛和常规手插水稻的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极显著高于机插;各种植方式的稻谷千粒重差异不显著。供试品种中,以冈优188的产量较高。种植方式对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影响较小,但垩白率差异极显著;对稻米RVA特性影响较小,仅消减值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以混凝法对垃圾渗沥液生化处理后的出水进行了实验。选用多种混凝剂对渗沥液进行处理,主要以CODCr的去除率为参数,比较其处理效果。利用正交实验对不同的混凝剂、混凝剂最佳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近年来,英国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等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了全面预期管理,并在防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市场信心以及增强政府公信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习借鉴
河北平山退耕区农业基本是雨养农业,水分是当地植被恢复的限制性因子,结合该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节水型农林业格局已成为发展趋势。为此,本论文以河北平山退耕区几种主要的
随着中国城镇化速度的不断加快,大城市人口基数突破千万级,加之科技催生的快速消耗产品之洪流越来越大,大城市产生的生活垃圾中可回收物体量巨大,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建设问题
深入认识外部环境的变化,加快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转变,积极推进改革进程,是我们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做好工作的基本出发点。1.环境变化的五个特征进入1998年后,有五个方面的变化特别要引
仓储业作为物流活动的重要纽带和运作节点,是推动物流体系供应链管理多维主体动态协同发展,形成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的关键所在。冷链物流、农村电商、跨境电商、线上线下的供应
本文首次采用分子标记技术AFLP(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SAP (Sequence-specific amplified polymorphism)和MSAP (Methylation-sensitive amplified po
宪法政治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属于前宪法现象的范畴,而政治宪法则表现为一种特殊的宪法,属于宪法现象的范畴;宪法政治表达了政治应该成为什么样的政治,解决了一个重要的价值问
本文对49份甘蓝型油菜芽期、苗期、花前、花后耐旱性分别进行了分类和鉴定,对筛选的6个耐旱相关性状进行了“主基因+多基因”联合遗传分析,并比较了不同干旱恢复措施的恢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