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钞《文选集注》为唐时佚名者编纂,汇集了唐时九家对《文选》的注释成果,包括李善注、五臣注、《文选音决》、《文选钞》和陆善经注等。其所残存的建安诗文十一篇,有着独特的校勘、文学、史料价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和阐述:
第一章《古钞<文选集注>建安诗文残卷研究概述》,本章对古钞《文选集注》及其残存建安时期诗文的情况、当前学界对建安诗文的研究情况作一简单介绍和叙述。
第二章《古钞<文选集注>建安诗文残卷校勘》,《集注》所据底本为唐时钞本,早于诸宋刻本,避免了传抄过程中产生的讹误,较为接近文学作品创作原貌。故本章以诸珍稀、精良版本如尤刻本、胡刻本、奎章阁本与《集注》辗转相校,得其中作品正文及作品注之异,提供校勘成果。
第三章《古钞<文选集注>建安诗文残卷诗注特色和价值》,本章在收集《集注》中《钞》注及陆善经注的基础上,对其的特色价值进行分析。发现《钞》注以“切合作品创作初衷,最大限度地阐释语意”为旨归,较之善注更系统、周详。陆善经注是对前注的补充和纠正。
第四章《对古钞<文选集注>建安诗文残卷“挽歌”注的修正》,李善、五臣及陆善经注“挽歌”诗题,分别认为“挽歌”源于“田横门人”和“送葬歌曲——《虞殡》”。本章认为此两说不当,“挽歌”应源于先秦时期的“绋讴”——引柩之人为防用力不齐而发的促急、相和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