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康复外骨骼虚拟样机设计与仿真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ger841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外骨骼机器人成为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外骨骼机器人技术的进步给康复训练带来了新的可能。该文章主要研究的是面向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下肢康复外骨骼机器人,并为其设计了配套的康复训练运动方案。首先,文章根据人体下肢的生理结构对下肢康复外骨骼进行了结构设计,选定了驱动方案,建立了三维虚拟样机模型。利用ANSYS软件对外骨骼进行了力学性能的验证,并进行了结构优化,以确保外骨骼使用上的安全性。其次,文章对外骨骼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文章建立了下肢外骨骼的正、逆运动学理论模型,并在MATLAB软件中进行了仿真验证;研究了下肢外骨骼的逆动力学理论模型,并通过拉格朗日法进行了数学建模;利用ADAMS多体动力学仿真软件中对前文建立的外骨骼运动学、动力学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为下文的控制系统的设计、康复训练运动轨迹的规划打下了基础。最后,文章确立了外骨骼的控制方案,并为脑卒中偏瘫患者设计了基于外骨骼的康复训练运动,重点对屈曲抬腿训练进行了轨迹规划,并在ADAMS中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另外,本文对前文设计的下肢康复外骨骼的康复性能进行了仿真,通过对比分析患病步态、正常步态、患者穿戴外骨骼步态三种运动情况下关节消耗的能量和动量矩,验证了本文设计的下肢康复外骨骼的康复功能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创建高效的课堂。语文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式,探索、实践,激发学生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施教学激励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生为本,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激励。教学激励的基本策略有:情感激励、惩罚激励、成
通过分析高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现状,提出将微视频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从微视频在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在教学中的优势方面进行了论述,打破对传统实验教学的限制,发挥学生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