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标准滥用的反垄断法规制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oy02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流企业卖苦力,二流企业卖产品,一流企业卖技术,超一流企业卖标准。”在知识经济年代,技术标准不再仅仅是利用公知领域的技术制定产品和服务的一般规则,而是利用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来控制整个行业和获得超额利润的工具。“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垄断化”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国际竞争新规则。我国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紧密关系缺乏足够认识,对参与制定和控制技术标准尤其是国际标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理解,对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滥用技术标准的行为缺乏研究,导致出现问题时缺乏对策。本文从知识产权角度研究技术标准的新变化,从反垄断法角度研究规制技术标准滥用的问题。 技术标准具有同一性,与知识产权的结合导致其具有垄断性、地域性和方便性。垄断性不等于市场支配地位,但技术标准的建立往往导致技术标准所有人或知识产权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本文认为,技术标准与反垄断法既冲突又协调。技术标准滥用行为主要是联合限制竞争行为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是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在规制技术标准滥用的法律体系中,反垄断法的规制最为有效。对技术标准反垄断审查的判断标准在于是否限制市场的有效竞争和是否不当行使知识产权。 本文研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条约规制技术标准滥用的实践,建议我国应借鉴各国和地区的经验,立法上,尽快制定和完善禁止滥用技术标准的法律法规,包括尽快出台反垄断法,并根据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制定规制知识产权滥用、技术标准滥用的条例。实践上,建立专门的技术标准反垄断机构,完善技术标准滥用的反垄断审查,包括建立技术标准过程中的反垄断审查和滥用技术标准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审查。 本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说明技术标准滥用受反垄断法规制的基础理论。在这部分里,主要分析技术标准的内容、基本特征以及与反垄断法之间既冲突又协调的关系,指出滥用技术标准的行为是反垄断法规制的对象。 第二章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阐述和比较了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以及国际条约规制技术标准滥用的实践,归纳了相应的特点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三章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在规制技术标准滥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其他文献
随着董事会及其指导下的经理层的权力日益膨胀,股东会作为非常设合议制机构对他们的监控是非常有限的.为此,大陆法专门设置了常设性的监事会来行使监督权,英美法也在董事会下
当代刑事政策运动的发展趋势之一的就是刑事政策的刑法化。从理论层面上看,这是对刑事政策研究进一步深入的结果;从实践层面上看,则是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刑事政策的刑
在传统的公司法上,董事对债权人不承担任何责任。然而,债权人在现代公司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对这种理念提出了挑战。因此,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在立法或判例上逐渐承认在某
我国加工贸易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对我国新工业基地的形成、出口的高速增长、解决城乡就业、产业升级、带动服务业发展,振兴地区经济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笔者通
纯粹经济损失的赔偿问题,是侵权行为法领域中的新问题和疑难问题,在比较法上有高度的重要性。本文从比较法的角度,以德、法、英、美、我国台湾地区和我国大陆地区的立法、司法和
“平行进口”(ParallelImports)也称为“平行贸易”、“真品输入”,是指当某一项知识产权在某一关税区内获得法律保护时,该关税区内的其他人未经知识产权人或其授权的该关税区
中世纪的法律思想有着双重的历史起源:其一为希腊哲学理性主义,其二为犹太——基督教唯意志主义。中世纪鼎盛时期的最高思想成就就是古典的希腊哲学和罗马法学思想与基督教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