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浮的一代——综论80后的小说创作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eryoneche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0后的文学创作呈现的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本世界,体现的是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少年的感性和想象,它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和冷漠、孤寂的叙述构成了特立独行的叙事艺术体系。从文学创作的现状来看,80后文学创作不是空穴来风,其起源和繁荣都受到西方近二十年来现代、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影响,并且也受到中国当代先锋作家的影响。从文本分析来看,80后的语言叙事呈现出一幅有立体感的、充满生命力的丰富画卷,以一种游戏的口吻表现出小说的多样化魅力,但整体上看缺乏一种宏大叙事,往往是一些日常生活片断或扑朔迷离的情感片断描写,个人私生活的琐碎事物成为主要的描摹对象,这就容易造成大量相似情节和结构单一的故事出现。从文学意义和价值来看,80后文学创作从一开始就具有文学的自觉意识,注重对语言、意象的把握,并且侧重对文学形式的探讨,可是在追求内在的人文价值以及在理解人的生命力等方面尚有些许遗憾,所以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80后的文学创作,客观、理性地认识其价值和意义。
其他文献
本论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晚清时期(1884~1898)发行的商业画报一一《点石斋画报》,它堪称中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时事新闻画报。从外部看,《点石斋画报》形式新创:图像为主、文字为
让·博德里亚(Jean Baudrillard)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思想家,他言辞犀利而语言晦涩、知识渊博而思想怪异、敏感锐利而复杂多变、最激动人心而又最富有争议。他的一生尤其是学术命运
20世纪的南戏研究史是一个有现代意义的学科从无到有的构建过程。其中对南戏研究起最重要作用是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重要的南戏研究者。他们在研究道路上的筚路蓝缕和孜孜以
赵树理可以说是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个特殊的存在:他是除鲁迅外唯一被共产党高层树为方向的作家,却又似乎一直无法进入经典的行列,与鲁迅、巴金、茅盾等人齐名;他是建国初期来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