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研究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fly6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慈铭是晚清时期著名的学者,他在藏书、读书、著述、学术等方面的成就颇受时人以及后人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李慈铭个案研究,展示一位学者的生活与治学状况,从而探研晚清时期的社会与学术。
   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李慈铭生平简述”按照“悠游乡里”、“困顿京师”、“名起越中”、“京城名士”四个阶段,简要叙述了李慈铭的人生经历。
   第二章“李慈铭交游研究”选择在生活、学术等方面与李慈铭交往较深、影响较大的二十九人,分为师长、友朋、弟子三类,分别叙述与李慈铭交往的经历。师长部分有宗稷辰、周祖培、刘有铭、潘曾绶、周寿昌、徐桐、李文田、王先谦,友朋部分有张星鉴、马新贻、桂文灿、陈骥、傅以礼、赵铭、黄以周、赵之谦、潘祖荫、王星諴、平步青、谭献、朱逌然、张之洞、王懿荣、朱一新、袁昶、曾之撰,弟子部分有陶方琦、樊增祥、孙咏裳。
   第三章“李慈铭藏书研究”从藏书数、藏书范围、藏书地、藏书目、藏书印五方面阐述了李慈铭越缦堂藏书的概况,认为其藏书来源有四:购买、馈赠、交换、润笔,并总结了李慈铭藏书的特点是版本较晚、多批校题跋、多题签,最后探讨了藏书的流散过程。
   第四章“李慈铭著述研究”先从诸家书目以及相关文献入手,概述李慈铭著述的著录情况;之后对现存著述一一略加叙述,或考订版本,或简述内容,以见李氏现存著述之概貌;最后简述见于记载、未见传本的佚书。《国朝儒林经籍小志》等数种此前一直以为失传的文献在此得以揭示。
   第五章“李慈铭学术研究”概述了李慈铭的为学经历,探讨了他的汉学观、宋学观、公羊学观、西学观,并总结了李慈铭在谥法、方志两方面的研究成就。李慈铭学无师承,不用亟亟限于一家之学。他远承乾嘉考据学之质朴学风,主张循文字、音韵、训诂以求义理,从事经史之考证与研究。他抵制西学,排斥西方之技,是晚清保守学者的典型人物之一。
  
其他文献
卡拉瓦乔艺术是将现实主义精神与写实技法完美结合的产物,其作品所表现出的艺术思想与视觉形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卡拉瓦乔主义”独树一帜、影响深远,其艺术思想与高超的写实技法极具开拓价值。研究卡拉瓦乔艺术与技法创造的方法论,不仅对经典艺术的传承与拓展及再认识上极具学术价值,而且对构建当代油画语言与技法的理论体系具有建设性作用。  本文从卡拉瓦乔的艺术生涯与时代背景入手,对其艺术特色与审美价值进行归纳和分
学位
我国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在其艺术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其作品形式多种多样,影响深远。徐悲鸿在美术教育中的写实主义思想在中国美术教育发展中影响极大,他的写实主义绘画作品和艺术教育理论,在当代美术教育里仍具生命力。本文通过整理徐悲鸿各个时期的绘画作品,主要从油画作品、写实主义素描和传统国画改良三个方面,论述徐悲鸿绘画作品中的写实性与其写实主义绘画产生的意义。  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合唱改编是我国合唱发展中在作品积累方面的主要途径和要素,作曲家们的创举不只丰富了合唱作品,也拓宽了合唱的表现内涵和演唱形式,同样也满足了人们对合唱风格多样性的需求。优秀的作曲家和指挥一般在音乐作品中通过增加引子和尾声、增加新段落主题、改编节奏、声部填充等改编手法对力度、速度、织体和声、音区音域、调式调性与曲式结构等音乐要素的合理运用,来达到改编合唱作品的目的。本文以指挥家、作曲家陈国权先生的合唱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