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复制子反式包装系统的建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d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反向遗传学操作构建登革病毒复制子的反式包装系统;在此基础上,制备登革病毒单轮感染性颗粒,为登革热新型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1.在登革1型病毒广州分离株基因组全长感染性克隆的基础上,利用重叠PCR扩增获得病毒基因组5’端与GFP融合片段,将其插入病毒基因组中以替换病毒的绝大部分结构基因,并获得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病毒复制子DV1-EGFP-RP。同步构建其致死性突变复制子DV1-EGFP△GDD-RP作为对照。通过报告基因和RT-PCR的方法鉴定病毒复制子的复制特性。2.利用重叠PCR扩增获得DV/JEV嵌合型prME片段,将其插入pcDNA3.1质粒构建相应真核表达载体,转染BHK21细胞后,通过RT-PCR和免疫荧光鉴定登革病毒prME的胞内表达特性。利用超速离心对上清中的病毒样颗粒进行纯化,通过电镜和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3.为制备获得复制子包装颗粒,首先将病毒复制子RNA电转BHK-21细胞后,再利用脂质体转染方法将辅助包装质粒导入细胞,以使病毒结构和非结构蛋白共表达于宿主细胞中。利用超速离心获得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病毒样颗粒,利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对其复制子包装颗粒的生化组分进行鉴定。最后将该病毒样颗粒接种BHK-21细胞,明确其单轮感染性特征。结果:1.获得了高效表达的含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登革病毒复制子载体。2.成功构建了登革病毒prME嵌合质粒pcDV/JEV prME,并制备了分泌性病毒样颗粒。3.制备了具有单轮感染性的登革病毒病毒样颗粒。结论:成功建立了基于登革病毒复制子的反式包装系统,制备了具有单轮感染性的病毒样颗粒,为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正>高压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中,通过预防性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设备内部的隐患,防止事故扩大,保证系统安全可靠供电。本文结合笔者工作实践与相关资料,对高压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
温岭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于2003年12月开始试点,2004年10月全面实施。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积极探索创新
本文从钱钟书与杨绛二人为数不多且为人所熟悉的小说创作为切入点,探寻他们创作中的共同追求及同中有异的艺术表现:他们都以知识分子作为自己的选材视角;在他们形象塑造的背
PDCA循环法是医院骨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方法。是将护理过程分为若干个阶段,逐步的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并实施护理过程。PDCA的特点就是循环,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