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广西来宾市兴宾区退耕还林后的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径级标准木法对桉树人工林乔木层生物量进行计算,同时估算了其生产力,并分析了生态系统碳及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含量、储量及其分配状况,最后对乔木层、土壤层及凋落物层碳及营养元素的化学计量特征及其相关性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以了解桉树作为退耕还林树种进入成熟林阶段后的生态效益,为广西今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效益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后,8年生桉树退耕还林模式总生物量为134.30 t/hm2,各层生物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生物量占系统总生物量的88.99%,各器官生物量分配规律为:树干>根兜>树皮>树枝>粗根>叶>中根>细根。(2)8年生桉树退耕还林模式年净生产力为19.36 t·hm-2·a-1,其中乔木层年净生产力为16.44 t·hm-2·a-1,树干的生产力为9.77 t·hm-2·a-1,占乔木层总生产力的59.46%。(3)桉树乔木层各器官碳含量在386.42~505.37 g/kg之间,平均碳含量为468.18 g/kg,各器官碳含量的大小排序为:叶>干>根兜>中根>枝>粗根>细根>皮。林下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碳含量分别为451.54、436.76、450.28 g/kg;林地土壤O-20cm,20-40cm层碳含量分别为9.24、10.70g/kg。(4)桉树退耕还林模式总碳储量为113.86 t/hm2,分配格局为:乔木层>土壤层>林下层(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年净固碳量为7.70t·hm-2·a-1。(5)桉树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及速效养分氮、磷、钾的含量较农耕地有所下降,全钾含量有所增加,氮养分丰富,磷肥缺乏。(6)桉树人工林N、P、K营养元素总储量为181.56 t/hm2,其中土壤层(0-40 cm)占99.61%,植被仅占0.39%。桉树每生产1t干物质所需要的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总量为4.55 kg,对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的利用效率为:P>K>N。(7)乔木层N与P、K及P与K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叶、细根、皮、干4个器官各营养元素之间相关程度各异。土壤层碳及氮、磷、钾之间,只有P、K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土壤碳及营养元素含量对乔木层叶片和细根各元素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凋落物营养元素与土壤养分及其化学计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乔木层、凋落物层、土壤层C:P、C:K、C:N、N:P差异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