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K分散片的药学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rgeS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研究的FK分散片系由FK片改剂型而制得的新剂型。具有清热除湿,益气化瘀之功效。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带下病、腹痛,症见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小腹疼痛,腰骶酸痛,神疲乏力;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宫颈炎见上述证候者。但FK片崩解、溶出迟缓,起效慢,不能满足病人希望迅速治疗疾病的要求。为了适应临床需要,使药物崩解、溶出快,治疗迅速,将其制成速释剂型分散片。本课题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原则,运用现代制药技术,对该分散片进行制剂学基础研究,完成制剂工艺筛选、质量标准和初步稳定性研究。并以普通糖衣片为对照,进行了制剂学评价。 方法:根据处方的功能主治及药物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以适当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用正交实验设计法优选药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比较实验、多指标综合评分、正交实验等法优选分散片的最佳配方。采用HPLC法对制剂中的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进行含量测定,以TLC法对方中各药进行鉴别,并对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以留样观察法考察FK分散片成品的初步稳定性。 结果: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穿心莲粗粉用80%乙醇渗漉;单面针、功劳木用70%乙醇回流提取:千斤拔、金樱根、党参等药味加水煎煮提取。通过处方筛选,确定分散片的辅料种类及用量。质量标准建立了功劳木、金樱根、党参的TLC鉴别方法;对片重差异、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溶出度、重金属、砷盐、微生物限度等进行了控制;制定了本品每片含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总量不少于0.24%,测定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初步稳定性实验表明该制剂稳定。 结论:研究表明,分散片的制剂工艺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并为中药复方制成分散片提供一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药用锌盐具有抗炎、抗溃疡、促进组织修复等药理作用,己广泛应用于皮肤局部给药系统,目前未出现关于其释放规律以及经皮渗透性能的研究。本课题选用共轭亚油酸锌(分子量623,水难溶)、氧化锌(分子量81,水难溶)、葡萄糖酸锌(分子量455,水易溶)分别作为水难溶性和水溶性锌盐代表,考察其在不同pH、剂型、促渗剂条件下的体外释放量和经皮累积透过量,研究了锌盐释放及经皮渗透行为,并建立其经皮渗透动力学模型。本
目的:探讨人参环氧炔醇(panaxydol)对大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Rat Aortic Smooth Muscle Cells,RASMCs)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大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植块培养法),取3~8代细胞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如下:①对照组(含0.1%DMSO培养液);②10%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组;③1、3、9μ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