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观察持续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表达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增龄性变化,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年龄因素对压力侧骨改建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收集因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细胞实验观察持续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表达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增龄性变化,探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年龄因素对压力侧骨改建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1.收集因治疗需要拔除的健康离体牙,分离根中1/3的牙周膜,组织块法原代培养获得HPDLCs。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solution,HE)观察细胞大小、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细胞来源。2.根据受试者年龄将所获得HPDLCs分为A组(13-18岁)、B组(19-29岁)、C组(30-44岁),共三组。使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描绘细胞生长曲线以观察比较不同年龄组HPDLCs的增殖能力;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β-galactosidase,SA-β-Gal)染色检测不同年龄组HPDLCs的衰老细胞比率。3.将A、B、C各组细胞均按加力时间进一步分为8小组,分别给予0,1.5,3,6,12,24,48,72小时持续静压力机械刺激,压力刺激去除后立即提取上清。每个小组均设有空白对照,与压力组加力同步计时,并提取上清。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上清液,并比较不同年龄组HPDLCs在持续静压力作用下OPG、RANKL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1.组织块法可成功培养出HPDLCs。培养3-15天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可见不同年龄组组织块周围均有细胞爬出。三组细胞培养中,A组(13-18岁)细胞爬出时间为4±2天,B组(19-29岁)细胞爬出时间为7±2天,C组(30-44岁)细胞爬出时间为10±3天。A组、C组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胞体为长梭形或星形。胞质嗜伊红,胞核嗜碱性,符合HPDLCs形态学特征;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on,CK)染色阴性,波形丝蛋白(Vimentin,VIM)染色阳性,结合取材部位,判定所培养细胞为HPDLCs。3.CCK-8细胞计数检测:各组HPDLCs数量均随时间增长而增加。培养7天后A、B、C三组细胞增殖能力A组(13-18岁)>B组(19-29岁)>C组(30-44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SA-β-Gal染色显示:染色阳性细胞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衰老细胞染色阳性率为C组(7.2%±1%)>B组(4.2%±0.5%)>A组(2.1%±0.2),三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ELISA法检测蛋白表达结果显示:1)空白对照组相同时间点OPG蛋白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RANKL蛋白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5);2)压力组OPG、RANKL蛋白浓度均随加力时间延长而增加,相同时间点OPG蛋白表达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RANKL蛋白表达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下降(P<0.01)。OPG/RANKL蛋白比值随加力时间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相同时间点OPG/RANKL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1);3)压力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OPG加力前后比较,A、B、C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NKL加力前后比较,A、B、C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OPG/RANKL比值加力前后比较,A、B、C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A、B组P<0.01,C组P<0.05);结论:1.组织块法可成功培养出HPDLCs。2.HPDLCs从组织块中爬出所需时间及衰老细胞比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增殖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3.RANKL蛋白表达随加力时间增加而上升,相同时间点蛋白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表明持续静压力作用下增龄因素可下调RANKL蛋白表达。OPG蛋白表达随加力时间增加而上升,相同时间点蛋白表达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表明持续静压力作用下增龄因素可上调OPG蛋白表达。OPG/RANKL蛋白比值随加力时间呈先下降后增加趋势,相同时间点OPG/RANKL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表明持续静压力作用下,增龄因素可上调OPG/RANKL比值,影响压力侧骨吸收,减慢成人正畸患者牙齿移动速度。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别用第二版汉化版洛文斯顿认知评定成套量表(Loewenstein occupational therapy cognition assessment battery LOTCA)中视知觉功能评估部分和根据视知觉双通路理论模型改编的背侧通路功能评估量表、腹侧通路功能评估量表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探讨视知觉的双通路理论模型是否能够在临床评估中得到验证。按照双通路理论进行临床评估的可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0-2021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真菌血症病原菌分布及不同科室间真菌血症病原菌构成差异,探讨ICU真菌血症死亡危险因素,为优化真菌血症治疗方案和院内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收集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真菌血症的住院患者基本信息和病原菌资料,了解2010-2021年真菌血症病原菌分布的变化,比较不同科室间病原菌的构成差异。2.分析201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视频辅助系统在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总计41例,并按照所拟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了其中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19例,采取骨科手术视频辅助系统手术治疗方案)和对照组(19例,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措施)。比较两
目的:子宫内膜癌是影响全球女性的健康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手术,放疗和化疗可以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但对治疗早期病灶并需要保留生育能力、晚期和复发的患者仍然有限。SCGB2A1在各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差异表达,已被确定为检测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究SCGB2A1在子宫内膜癌的表达情况、临床意义、潜在作用机制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1.基于TCGA数据库,
目的:探究Pilot半导体激光联合盐酸米诺环素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caling and root planning SRP)治疗中、重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为更好的治疗中、重度牙周炎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1.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口腔内科诊断为左、右两侧病变程度相当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5名,共98颗牙齿纳入实验,最终纳入20名患者(7男,13女)
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探讨老年患者术后肺炎(postoperative pneumonia,POP)的危险因素。方法: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检索2019.07-2020.07于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病例,将麻醉方式为全身麻醉,年龄在60岁以上,且术后明确诊断为术后肺炎的病例筛选出来,作为病例组。按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病例组:对照组为1:5的比例进行对照组病例匹配
目的:应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别测量下颌中切牙、下颌侧切牙在釉牙骨质界(Cementoenamel Junction,CEJ)、根颈1/3段与根中1/3段交界面(Interface between Cervical third and Middle third,CM)、根中1/3段与根尖1/3段交界面(Interface b
目的:本实验旨在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六种修复方式下邻牙合牙体缺损的下颌磨牙受咬合力时牙体组织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操作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选用1颗标准离体左下第三磨牙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逆向工程软件创建牙齿模型,在此基础上创建出近中邻牙合缺损模型,并形成六种修复方式的三维模型。即树脂直接充填修复(Re组)、嵌体修复(In组)、高嵌体修复(On组)、邻牙合贴面加固位钉修复(Ve组)、半冠修复(
目的:调查糖尿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况;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Wnt3a、Wnt5a的表达水平,探讨Wnt3a、Wnt5a的表达在两种疾病中的作用情况,以期为研究两种疾病间关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1.选择自2021年4月至2021年10月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病房的糖尿病患者共300例,收集所有受试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目的:牙槽骨在牙拔除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吸收,会影响种植的成功以及功能和美学效果,因此有必要进行牙槽嵴保存(ARP,alveolar ridge preservation)。异种骨是牙槽嵴保存时广泛应用的骨替代材料,但进口骨替代材料价格昂贵,本研究的初衷就是寻找适合ARP应用的国产异种骨移植材料,推进国产化替代,使更多的患者受益。本研究对伴有牙槽骨缺损的拔牙患者,应用两种不同的国产骨替代材料,包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