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过程中木质纤维素酶的动力学及漆酶分子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yo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对半知菌生物降解过程中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的动力学及漆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取得如下进展: (1)应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了Alternaria sp.,Penicillum sp.,Cephalosporiumsp.,Tricherderma sp.,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 fumigatus 6种土壤半知菌降解马尾松凋落叶片过程中产生的漆酶(Laccase)、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锰过氧化物酶(MnP),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和滤纸糖酶(FPA)的动力学曲线,以及各种酶活与底物降解的关系。结果表明:Pestalotiopsis sp.能够产生相对较高的漆酶活性和引起底物的总有机物质(TOM)失重最大;Alternaria sp.产生的MnP酶活最高;Pestalotiopsis sp.产生的CMC和FPA酶活也为最高。实验中6种菌前期的降解速率依赖于纤维素酶CMCase和FPA酶活的高低,后期则由木质素酶和纤维素酶协同作用来决定。依据6种菌的酶生产动力学曲线、TOM失重和降解速率,可将其划分为如下两种功能类型:功能群Ⅰ为纤维素分解菌,包括Alternaria sp.,Penicillum sp.,Cephalosporium sp.和Tricherderma sp.四种;功能群Ⅱ为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包括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 fumigatus两种。我们在实验中也发现,Pestalotiopsis.产生漆酶的活性较高,是一株比较有效地降解木质纤维素底物的菌种。 (2)应用固体发酵方法,研究了Alternaria sp.,Penicillum sp.,Cephalosporiumsp.,Tricherderma sp.,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 fumigatus 6种土壤半知菌产生的木质纤维素酶包括漆酶、木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滤纸糖酶,在生物降解栓皮栎凋落叶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依据实验结果,可将六种菌株划分为如下两种功能类型:功能群Ⅰ为Alternaria sp.,Penicillum sp,Cephalosporium sp.和Tricherderma sp.四种;功能群Ⅱ为Pestalotiopsis sp.和Aspergillus fumigatus两种。功能群Ⅰ在降解前期(最初的16天)分泌的CMC和FPA的酶活较高,其降解速率也明显的高于功能群Ⅱ,在后期(16~44天),功能群Ⅰ的CMC和FPA的酶活不断降低;功能群Ⅱ在整个降解周期内分泌的漆酶酶活显著的高于功能群Ⅰ,而且在降解后期,功能群Ⅱ能够分泌出活性较高的CMC和FPA。结果表明:功能群Ⅰ为纤维素分解菌,功能群Ⅱ为木质素分解菌。我们在实验中也发现,Pestalotiopsis sp.引起底物的总有机物质(TOM)失重最大(38.2%±3.0%),而且它产生漆酶的活性较高,表明Pestalotiopsis sp.是一株潜在的能够高效生产漆酶的菌种。 (3)在液体振荡发酵条件下,半知菌株Pestalotiopsis sp.,其漆酶分泌明显受到培养基中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及其浓度的影响,最佳的碳源和氮源分别为20 gl-1葡萄糖和10 gl-1酒石酸铵。同时,也探讨了各种不同的诱导因子和抑制因子对Pestalotiopsis sp.生产漆酶的作用。在液体培养两天后(培养基中含20 gl-1葡萄糖和10 gl-1酒石酸铵),添加Cu2+至终浓度2.0mM,能够获得最大的漆酶酶活(32.7±1.7 U ml-1)。但是在第六天之后加入Cu2+(终浓度2.0 mM),Pestalotiopsissp.产生的漆酶酶活明显下降。另外,还研究了Pestalotiopsis sp.的发酵粗酶液对偶氮染料直接蓝Direct Fast Blue B2RL的生物降解,在12小时内(pH 4.0)的脱色率达到88.0±3.2%.结果表明,Pestalotiopsis sp.是工业应用领域内一种新型的漆酶生产菌株。 (4)运用本课题组改进的异硫氰酸胍法,从Pestalotiopsis sp.菌体中提取到的RNA 完整性好,纯度高,完全可用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对不同诱导条件下提取的RNA琼脂糖电泳结果显示,Cu2+能够上调RNA的转录。我们针对漆酶基因中高度保守的四个Cu2+结合位点进一步设计了简并引物进行RT—PCR,5—RACE和3—RACE,克隆Pestalotiopsis sp.的漆酶基因。在今后工作中,运用竞争性定量PCR研究Cu2+在转录水平上对Pestalotiopsis sp.漆酶基因的分子调控机理。
其他文献
试验设不同年代冬小麦品种、粒重、播种方式和施肥等4个因子,品种选用白芒麦(40年代,即早期品种)、咸农39(70-80年代)、小偃6号(90年代初)、远丰998(近期)等不同年代的4个冬小麦品种,粒重分为2种截然不同重量的大粒和小粒,播种方式设小粒单播、大粒单播以及大小粒等比例混播等3种播种方式,施肥设不施肥(CK)、单施氮(N)、单施磷(P)和氮磷配施(NP)等4种方式,共48个处理。以土垫旱耕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和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寻求新型绿色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拥有巨大开发潜力。然而随着风电穿透功率的增
灵宝背靠背换流站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区联网的直流背靠背换流站工程,也是我国第一个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的直流工程,为我国直流输电工程的发展积累了必要的经验。对换
随着电网的加速建设,高压输电网的枢纽作用日渐凸显,快速准确地进行故障点定位以及时恢复供电,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本文使用的基于行波固有频率的故障定位方法较之现有基于时域行波的方法,最大优点是避免了波头识别困难的问题,并能准确计算行波波速。但该方法在输电网实际应用中还存在测量端系统等效阻抗难以准确获取,输电网中多端系统的故障支路定位等问题。钊对系统等效阻抗对故障定位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行波
随着世界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以太阳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并网发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并网逆变器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和电网的接口设备,决定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目前,单相光伏系统多采用非隔离的逆变器,以减小体积,提高效率;而非隔离型逆变器的一大技术难点在于去除隔离变压器后,需要对共模漏电流进行抑制,否则可能会引起电磁干扰,甚至危及人身安全。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对基于H6拓扑单相非隔离光
大规模风力集群发电是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山于我国能源和负荷的逆向分布,风电接入电网多采用风电场集群,高压输送模式。随着大容量风电场接入高电压等级输电网中,风风屯接入对主网的电压稳定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本文基于大规模风电场集群无功电压支撑能力弱,系统抗扰动能力差等特点,着重从系统无功源的运行特性、电压稳定分析、风电集群系统低频振荡现象以及无功优化控制策略四个方面介绍了当前风电集群系统接入
变流器是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风电机组变速恒频发电的关键,其控制策略影响着机组的稳定运行。同步旋转坐标系下,转子d、q轴电流耦合项中含有定转子电感、电阻等电机参数,而电机参数会随工况变化而改变,造成常规的矢量控制策略无法完全消除d、q轴电流耦合。因此,本文在内模控制结构基础上,结合滑模控制策略对风电机组d、q轴电流进行解耦控制。首先,根据双馈发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得到电机等效
  风能作为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由于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清洁无污染等突出优点,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关注,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对风力发电技术的探索,成了国
肝再生磷酸酶-3(phosphatase of regenerating liver 3,PRL-3)在多种高转移性肿瘤细胞中高表达,提示其可能与肿瘤转移相关。但迄今有关PRL-3与肿瘤转移之间是否有必然的联系、P
  特高压输电技术是当今世界电力技术的至高点,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对输电线路的绝缘水平和安全性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绝缘子是输配电设备中的重要元器件,它的可靠性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