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差厚板的综合成形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04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节能,环保问题是当今汽车行业必须面临的两个重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两大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多项举措,其中就包括汽车轻量化技术。采用轧制差厚板制造汽车零部件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有效方式。生产轧制差厚板的核心技术是变厚度轧制技术。在轧制过程中,通过辊缝的实时调整来得到沿轧制方向厚度变化的板材。目前,对于轧制差厚板的实际应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轧制差厚板冲压成形性能,轧制差厚板冲压模具设计和轧制差厚板冲压回弹。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薄区厚度为1.0mm,厚区厚度为2.0mm,过渡区长度为100mm的轧制差厚板。从实验研究角度出发,采用离散化的方式处理轧制差厚板的过渡区,将过渡区分成6个厚度段,每段用等厚度代替,对轧制差厚板的综合成形性能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测定了 6个厚度板材的力学性能参数,用力学性能定性地表征板材的成形性能。对不同厚度板材的成形性能分析后得出:轧制差厚板在1.6mm时的成形性能最差,1.2mm时的成形性能最好;在小于1.6mm时,随着厚度的减小,成形性能变好;在大于1.6mm时,随着厚度的增加,成形性能变好。(2)对不同厚度的板材分别进行了扩孔实验,锥杯实验和杯突实验,用扩孔率,锥杯值和杯突值分别表征轧制差厚板的翻边性能,拉延成形性能和胀形性能。得出如下结论:随着厚度的增大,轧制差厚板的翻边性能逐渐下降;塑性越好,则拉延成形性能越好;杯突值随着厚度的增加基本上呈增加的趋势,即轧制差厚板的胀形性能随厚度的增加基本呈增加的趋势。(3)测定了不同厚度板材的成形极限图,并将成形极限图绘制到同一个坐标系中。成形极限和厚度之间的关系与单向拉伸的力学性能指标的规律相一致,即1.2mm的成形极限最高,1.6mm的成形极限最低。在实际零件成形过程中,根据成形极限图,能够合理安排零件的厚度分布,优化冲压工艺。(4)对不同厚度的板材进行了抗皱性实验,分析了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板材的抗皱性。结果表明:抗皱性随着厚度增加的变化趋势是: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在1.4mm处达到最小值,在1.8mm处达到最大值。同一板材不同取样方向的抗皱性大小顺序是:0°>90°>45°。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轧制差厚板的抗皱性提高。(5)对轧制差厚板进行了 U形件成形实验来研究其定形性。探究了不同实验条件对回弹角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研究的轧制差厚板薄区的回弹角度小于厚区的回弹角度;回弹角度随着压边力的增大而减小,随着轧制差厚板的尺寸增加而增大;回弹角度与凸模速度的关系不大。(6)利用自行设计的轧制差厚板盒形件拉深模具进行拉深成形实验,研究了不同压边力条件对于轧制差厚板盒形件拉深成形的影响。
其他文献
高炉是一个高温密闭的反应容器,制约高炉寿命的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炉缸的使用寿命。高炉服役过程中,高温铁水与炉缸内衬直接接触,在铁水的冲刷和高温热应力作用下,高炉炉缸的侵蚀不可避免。高炉炉缸侵蚀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造成炉缸的破损,更严重的危害是造成炉缸的烧穿。为了保证炉缸出铁过程的安全,并延长高炉炉缸的寿命,研究炉缸安全性的条件,进行不同干预措施的出铁仿真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高炉炉缸内衬不断侵蚀的特性
人脸检测是许多相关应用的前提,它的性能将直接影响后续操作的效果。目前,人脸检测算法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对大角度人脸和模糊人脸等仍有漏检情况,同时,检测速度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Anchors优化的单阶段人脸检测算法,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基于SSD检测框架设计了一个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该网络结构主要由标准卷积、深度可分离卷积、Inception模块等组成,并采用maxout背景标签
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迅速发展,海洋装备制造业对于高镍铸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并且对高镍铸铁的性能和生产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高镍铸铁强度和硬度的前提下,提高高镍铸铁的生产效率及后续加工性成为生产高质量高镍铸铁的关键所在。水平连铸高镍铸铁棒材具有组织致密,石墨片细小,综合机械加工性能优异,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效率高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本论文采用水平连铸生产工艺制备了直径54mm的高镍
使用有机涂层是工业上防止金属材料腐蚀应用最广泛的手段,高速列车也不例外。近年来高速列车快速发展,列车的不断提速,现役涂层体系渐渐不能满足高速列车发展的需要。发展新型纳米复合涂层,可以满足车辆对环境适应性的需要,提高车体在严苛多变的环境的耐候性,大大延缓车辆的腐蚀,增加车辆的服役寿命。针对有机涂层,自然环境暴露试验可以真实地反映出防护涂层在典型气候环境地区的耐老化性能,然而现代高性能防腐涂层体系在自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以及环境不断恶化,节能环保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制备出轻质高强的结构材料成为了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镁合金具有比强度高,阻尼性能良好,易于回收等特点,并且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3C等领域。然而,受到产品成本以及国家战略稀土资源控制等因素,制备出低成本、不含稀土元素的高强镁合金需求迫切。本文基于Mg-Sn-Ca-Al的成分优化及挤压变形,制备出力学性能优异的低成本变形镁合金,其中反向挤压态
数控机床加工是制造业中一种应用广泛的机械加工制造方法,在一些大型的制造类企业数控加工中,使用机械手代替人工操作已经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目前大部分中小型企业无力承担昂贵的机械手,在数控加工中依然采用人工的上料卸料的方式。为提高中小型制造类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设计研发了一种数控机床加工柱状类零件时用于自动上下料的经济型连杆机械手。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取放料任务要求和工艺流程,制定
铸造铝硅合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等工业领域的合金材料。Fe是铝硅合金中最常见的杂质元素,硬脆的针状富Fe相会降低合金的力学性能。目前为了消除富Fe相有害影响,目前工业采取一些净化除铁的方法,但效果不理想,因此改变富Fe相形貌成为降低其危害的重要途径。本文采用添加Li元素方法来改善铝硅合金中Fe相和共晶硅的形态。利用XRD、金相显微镜、SEM、DSC等现代测试手段。通过DSC测定加Li前后
纯钛因其具有较低的密度、较低的弹性模量、良好的耐蚀性以及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医学等军事和民用领域。然而,纯钛的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较大载荷承力部件的应用。限制模压变形法作为一种新型的剧烈塑性变形工艺,具有实用、简便的优点,尤其可以加工大尺寸的板材而受到关注。目前,限制模压变形法已成功用于纯铝、铜等FCC结构金属,然而对于HCP结构的纯钛,室温下变形困难,限制模压变形过程中容
激光熔覆技术的含义为应用不同的送粉方式在基体表面上涂覆选择的熔覆材料,利用激光头发射激光,熔化被照射到的熔覆材料和基体,冷却凝固后使两者融合并形成良好的冶金结合,重复上述过程,逐渐熔覆出具有一定宽度和高度的熔覆层,最终生成完整零件。轴类零件是机械传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对轴类零件进行修复再制造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以45钢轴类零件作为研究对象,初期选用了 Fe105粉末和Ni60粉末作为熔覆材
海洋资源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中坚力量,自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其内部的能源有限,在水下作业一定时间之后就需要进行回收,不仅打断了作业的连续性,而且耗时耗力。随着海底观测网络的发展,AUV水下对接技术应运而生,通过与海底观测网提供的接口及其他可能设备连接,使AUV在水下自主完成充电、数据上传和新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