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模拟器的操纵力感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water_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升机模拟器是一种能够逼真地模拟直升机在地面和空中运动的航空试验设备,它不仅能够培训飞行员常规的直升机操纵技能,还能训练飞行员应对极端恶劣天气、飞机严重故障等特殊飞行场合的能力。直升机操纵力感控制系统作为飞行员与直升机模拟器之间的交互系统,主要作用是模拟飞行的过程中飞行员受到的操纵力感。飞行员驾驶直升机模拟器的过程中,需要操纵直升机模拟器的操纵杆,与此同时会感受到实时的反馈力。直升机模拟器的操纵力感控制系统需要确保飞行员的操纵力感与操纵直升机时相同。国内现有的直升机模拟器操纵力感控制系统发展缓慢、有待提高。低成本、高精端的操纵力感控制系统难以开发,导致此领域长期受到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因此,本论文深入研究了飞行员操纵直升机时的操纵力感及其实现方式,基于直升机模拟器上的二自由度电动式操纵杆,设计了直升机操纵力感控制算法,用来模拟飞行员在驾驶直升机时受到的反馈力,使得飞行员有良好的力觉临场感。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建立了直升机模拟器操纵杆的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直升机模拟器上二自由度电动式操纵杆的动力学分析,得到了驱动力矩关于重力矩、摩擦力矩、操纵力矩以及操纵杆运动角度之间的表达式。(2)建立了直升机模拟器操纵杆的摩擦力矩模型并对操纵杆进行了动力学参数的辨识。基于Stribeck摩擦模型建立了操纵杆的摩擦力矩模型并采用sigmoid函数对其进行了修正。基于操纵杆的动力学模型和摩擦力矩模型进行了实验,采用曲线拟合和遗传算法对操纵杆的重力矩参数、摩擦力矩参数以及转动惯量进行了辨识。(3)设计了直升机操纵力感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来实现飞行员的操纵力矩对期望力矩的力矩跟踪。建立了直升机操纵力感数据库,基于阻抗控制的理论为操纵杆设计了直升机操纵力感控制算法。基于动力学模型和辨识出的重力矩参数、摩擦力矩参数以及转动惯量,采用针对多余力的自适应补偿的方法补偿了重力矩和摩擦力矩的影响,提高了位置控制器的跟踪效果。(4)设计了界面软件,采用直升机操纵力感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进行了力矩跟踪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基于Windows平台,采用Qt设计了界面软件,实现了计算机与驱动器、计算机与力传感器之间的通信,从而能够对电机的电流、转速、位置信息以及力传感器接收到的力信号进行采集。通过设计的软件对前馈补偿以及自适应补偿这两种位置控制器的效果进行了实验对比,采用了操纵力感自适应阻抗控制算法进行力矩跟踪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设计的控制算法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燃气轮机具有功率密度大、启动速度快等优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舰船、车辆和发电等领域。涡轮是燃气轮机核心部件之一,变几何涡轮技术可以提高燃气轮机的启动特性、加速特性、
喜树碱是从中国特有植物喜树中分离出的一类含五元环结构的生物碱,其具有非常显著的抗肿瘤活性而被人们所关注。此外,喜树碱还有较明显的拒食、胃毒、触杀等杀虫活性,对新型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flux hemodialys,HFHD)联合左卡尼汀对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血液透析室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153例,入选患者随
近年来,"微课"一词大热,在数学课堂中经常能看到"微课""微视频"的影子。采用"微课教学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课堂学习容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微视频"的制作与使
期刊
为了迎合世界银行对中国营商环境的评价,顺应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吸引世界投资,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是一个亟待弥补的缺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良好的营商
<正> 生产库存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一个企业库存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库存是企业要努力达到的目标之一。70年代在国外形成和发展了一仲新的方法
会议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据临床统计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初期诊断较难,存在着很大的隐匿性,但是一旦发病,患者病情进展非常迅速[1]。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有很大的局
目的: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搏动性剧烈疼痛,严重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相关研究显示,急性发作期给予特异性止痛
互联网技术的每一次发展与革新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渗透金融行业而产生的一种全新金融模式,它改变了人们长久以来形
本文立足于庄子的“大化”宇宙秩序图景,从死亡、自我和时间三个维度对庄子生死观作一尝试性的重新讨论与诠释。首章考察了“化”之本义及其哲学意蕴。“化”之本义所指并非普通事物的变化,而是与人之存在状况密切相关的“死生之变”。人由生至死的生命形态之变谓之“化”。考诸先秦诸子经典可知“化”本义即荀子所谓“状变而实未变”,且此观念与变形神话之间存在深刻的思维关联性。在大化流行中,“化”作为万物存在方式表现在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