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状石墨烯/Ta电极生物传感器研究

来源 :天津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myr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是单原子层厚的二维晶体结构,与常规的一维纳米材料相比,不仅表面积大,还具有卓越的电子迁移率和生物兼容性。此外,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的石墨烯电极相比其他方法,导电性更高,缺陷更少,稳定性更强,寿命更长。而这些特点对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至关重要。本文采用CVD法制备了花状石墨烯/Ta电极,这种三维石墨烯传感电极展示了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垂直生长的花状石墨烯纳米片拥有丰富的催化位点,这些催化位点促进了花状石墨烯电极对小分子的吸附和分离,提高了石墨烯的电子传输能力,有效地增强了石墨烯对小分子响应的电信号。本文提出的花状石墨烯电极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方面的应用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CVD法石墨烯作为一个电化学传感电极同时检测体血清中的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色氨酸(Trp)和亚硝酸盐(NO2-)。石墨烯/Ta丝电极展现了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AA、DA、UA、Trp和NO2-的检测限分别达到了1.58、0.06、0.09、0.10和6.45μM(S/N=3)。这表明CVD法石墨烯电极可以应用于高灵敏生物传感器,以检测人体血清中的这五种物质。(2)采用花状石墨烯纳米片敏感检测生物分子和DNA碱基。选择最优石墨烯电极,以多巴胺(DA)、尿酸(UA)、鸟嘌呤(G)和腺嘌呤(A)为样品,发展了一种对这四种物质同时检测的新方法,意味着本文提出的三维CVD石墨烯电极在电化学传感应用领域里前景光明。本文创新点:(1)采取花状石墨烯电极/Ta丝,对血清中的抗坏血酸(AA)、多巴胺(DA)、尿酸(UA)、色氨酸(Trp)和亚硝酸盐(NO2-)五种物质的同时检测,尚未见报道。(2)采取DC Arc Plasma Jet CVD法,在石墨烯衬底上多次生长石墨烯,制备花状石墨烯电极,用以同时检测共轭脱氧核糖核酸(DNA)碱基如鸟嘌呤(G)和腺嘌呤(A),多巴胺(DA)和尿酸(UA)四种物质,尚未见报道。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抗(耐)菌核病显著差异的甘蓝型油菜近等基因系(甘蓝型油菜中油821(轮回亲本)和中R888×中油821的回交5代所组成的一对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利用cDNA-AFLP技术寻找菌核病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本文以采自甘肃省敦煌、民勤、金塔三地的盐生植物盐爪爪、罗布麻、苏枸杞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观察了叶片的显微结构。旨在探索不同盐生植物在盐渍生
植物的衰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多年来人们对于植物衰老的调控机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以期在理论上揭示植物衰老的生理生化机制。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目的地对植物衰老进行调控,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或延长农产品的贮藏期。 因此本研究正是基于小麦高产优质这一目的而开展的。对不同营养、水分的栽培模式下开花15天至花后32天这一期间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叶片分期采样,并对与叶片衰老有密切关系的酶活等相关指标进行了测
幼苗是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阶段,其内部解剖方面的特征在个体发育与系统演化上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猪毛菜,东方罂粟,白屈菜及飞扬草为材料,采用整体透明,石蜡
磷酸肌醇特异性磷脂酶C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是真核生物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重要组分之一。PI-PLC可特异的水解4,5-二磷酸肌醇(简称PIP2),产生两个第二信使,即1,4,5-三磷酸肌醇和1,2
旋转结构体(BoR)是由母线环绕对称轴形成的旋转对称的几何形体。这种结构在实际工程中被大量使用,其中一些应用如天线罩、飞弹等的电磁散射和辐射特性研究一直是工程领域的重点
植物从种子的萌发,胚轴的伸长生长,根、茎、叶的发育等等,都受光信号调控。光既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能源,也作为一种信号调节植物的许多生理生化过程,与光形态建成的关系最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