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斋夜话》是宋代诗僧惠洪一部重要的诗话,流传以来遭受不少质疑,但是该诗话在记事和记言上展现了其特点,反映了惠洪的诗歌倾向,同时蕴含着丰富的诗学思想,值得探讨。本文以张伯伟先生编校《稀见本宋人诗话四种》中的五山版《冷斋夜话》为底本,对《冷斋夜话》一百六十二条内容进行整理分析,探讨其蕴含的诗学态度及思想,挖掘其史料价值和诗学价值。文章整体结构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综述前人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以及简介本文的选题意义和构思。正文分为五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一章介绍《冷斋夜话》成书的背景。首先从惠洪坎坷的人生经历、豪放不羁的性格、浓厚的诗文创作兴趣以及深厚的禅宗渊源等方面揭示《冷斋夜话》产生的个人背景。其次,探究《冷斋夜话》形成的社会背景,作为一部诗话,《冷斋夜话》是在宋代士大夫参禅成风和“话”体文学兴盛的社会环境下形成的。再次,探究《冷斋夜话》形成的地域背景,本文认为江西繁荣的文学和江西浓厚的佛教文化给惠洪带来思想熏陶和人生影响,从而形成了《冷斋夜话》“诗禅结合”的诗歌倾向。第二章整理《冷斋夜话》的内容及特点。本章对《冷斋夜话》的一百六十二条内容进行归类整理,证明其在记事上虽有重复突兀的部分但多为客观真实的记载,具有较可靠的史料价值;在记言上虽有部分失误和偏差,但也体现了其独特之处:乐于转述其他诗人的诗论和善于对比评价。同时也分析了《冷斋夜话》是一部以记事和记言紧密结合的诗话,将诗话客观记录和主观评论结合,使之价值最大化。第三章探讨《冷斋夜话》与宋代诗歌的关系。本章通过具体分析《冷斋夜话》内容,发现《冷斋夜话》对宋代诗人苏轼、黄庭坚、王安石非常关注和肯定,尤其是苏轼,表现在频繁转述他们的诗论、频繁引用他们的诗句和频繁记述他们的事迹三个方面,原因在于三者都好“以禅论诗”以及三者的事迹多与禅僧衲子相关。而且本章还总结了惠洪特别推崇苏轼的原因有三个:苏轼擅长以禅入诗,苏轼具有豪放豁达的人格,苏轼推崇和继承陶渊明诗风和人品。第四章归纳诠释《冷斋夜话》主要体现的诗学思想。《冷斋夜话》内容丰富,其思想观散落在其中,本章概括为四个方面:诗歌要以“游戏三昧”为创作态度、以“妙观逸想”为构思方式、肯定“换骨脱胎”法的创作方法、以“含蓄”为审美追求。第五章评价《冷斋夜话》的地位和价值。因历代目录书将《冷斋夜话》归入“小说家”或“杂家”,所以它背上“小说”的名头,其故事真实性受到过度质疑,又因其自身存在失误偏颇,遭到“诞妄”之称;而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记录了名人言论与事迹,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二是展示了宋代诗歌的时代特点之一——诗禅结合;三是提出有价值的诗歌主张。结语部分对本文观点进行总结,虽说《冷斋夜话》有出现部分不尽完美的地方,但是也蕴藏了珍贵的史料价值和诗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