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批评性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简称CDA)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最早是在英国语言学家R.Fowler等人提出的批评语言学概念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话语分析方法,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基于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以政治语篇和新闻报道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透过语言的表面形式,揭示其与隐藏的意识形态及权力三者之间的关系。批评语言学家认为,语言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它在反映社会进程的同时介入其中并促使其实现。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做批评性话语分析时,都是基于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三大纯理功能。本文则专门采用人际功能中的评价理论的视角,从态度、介入和级差三个子系统对总统演讲做批评性话语分析。评价理论倾向于从词汇而非语法角度来研究评价性话语,从而进一步拓展了研究人际意义资源的框架,增强了该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本文以Martin的评价理论为分析工具,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的获胜演讲为语料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探讨此次演讲中出现的评价资源分布的特点及其内涵,以及演讲者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影响和联盟听众。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发现和分析那些习以为常的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以便人们对其进行重新审视。作为统治阶级权力的代表,奥巴马旨在通过有效的演讲获取民心,让所有的受众都相信并接受他的言论,进而获得民众的支持。本文试图通过对奥巴马获胜演讲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探讨语言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揭示演讲者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向听众传播其意志和观点,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国家权力是如何通过语言的选择和运用达成其政治目的。本文以其独特的分析视角,验证了评价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的可行性。同时,本文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批评性意识和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