貉源犬细小病毒的分子进化特征及其致病性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y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养貉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疫病严重妨碍了养貉业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virus,CPV)是危害貉的重要病原之一,在貉群中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日趋增多。为此,本研究对貉源CPV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2016年从东平3家发生病毒性肠炎的貉子养殖场中采集部分病料,采用常规病毒分离的方法,分离得到了3株细小病毒,分别命名为:RDPV-DP1,RDPV-DP2和RDPV-DP3。采用PCR等分子克隆技术对3株细小病毒的VP2基因和NS1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在VP2蛋白上出现了4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分别是S27T、S297A、N375D和V562L。犬细小病毒在分型上的鉴定是通过VP2蛋白的几个关键氨基酸位点来决定的,通过克隆测序发现在VP2蛋白上80R、93N、103A、323N、564S和568G与CPV-2对应的氨基酸是一样的,所以从分型上鉴定属于CPV-2型。在VP2基因上的297位点由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这与世界范围内流行的CPV-2a/2b相一致。VP2基因上的375位点由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这与世界范围内流行的CPV-2a/2b/2c相一致。562位点由缬氨酸突变为亮氨酸,562位点靠近564与568位点,而这两个位点对宿主范围具有一定影响。值得深入研究的是,在这3株细小病毒的VP2基因上的27位点发生了由丝氨酸到苏氨酸的突变,这在细小病毒中是被首次发现的,其突变的生物学意义目前还不清楚。采用DNAStar软件将所分离的3株细小病毒的VP2基因序列进行比对,3株细小病毒的VP2基因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9.9%,与相关参考毒株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9.1%-99.5%。3株细小病毒的VP2基因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100%,与相关参考毒株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8.6%-99.5%。从VP2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来看,这3株细小病毒与7株来自中国貉子的CPV-2和1株来自中国狐狸的CPV-2位于同一分支上,且不与疫苗株位于同一分支,说明这3株细小病毒与CPV-2的亲缘关系最近,进一步证明这3株细小病毒是属于CPV-2型。与此同时,通过对NS1基因序列的比对发现,3株细小病毒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9.3%-99.8%,与相关参考毒株在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8.9%-100%。3株细小病毒的NS1基因在氨基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9.6%-99.9%,与相关参考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同源性为99.0%-100%。从NS1基因的系统发生分析来看,所分离的3株细小病毒与CPV-2a/2b/2c位于同一分支。为了验证所分离毒株的毒力,选取貉子为实验动物采用灌服法接种RDPV-DP1进行致病性实验,在攻毒后的4-9天,实验动物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呕吐,嗜睡,腹泻。粪便初期变得稀软,后期粪便呈咖啡色或番茄酱色样的血便,带有特殊的腥臭气味,排出血便后实验动物表现出严重脱水症状,眼球下陷、鼻镜干燥、皮肤弹性明显下降、体重明显减轻。实验动物的发病率为100%。通过PCR检测可知攻毒后1-12天出现排毒现象。在第5天和第7天被安乐死的貉子中发现组织学病变,包括脾脏淋巴细胞减少,肠系膜淋巴结细胞减少,网状细胞增多,肠绒毛破裂,肠道固有层炎性细胞浸润。除了安乐死的貉子,其余实验组的貉子均从疾病中得以康复。并且对照组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病毒脱落和血清转化。该研究表明,分离得到的3株貉源犬细小病毒尽管属于CPV-2型,但是在VP2蛋白上出现了4个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属于一种新型的CPV-2型毒株。通过致病性实验表明,病毒对貉子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能够100%引起发病,属于强毒株,不属于疫苗毒株。该研究丰富了CPV的进化数据,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同时为貉源CPV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用于无线多媒体网络增强型速率降级呼叫准入控制算法,在新窄带呼叫请求到达时对宽带呼叫速率的降级程度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最优化呼叫层的服务等级(Gos)。利用马尔可夫模
通过对射频测量误差,尤其是在大功率条件下的测量误差进行了深入研究.从理论上详细分析了由于功率源和负载间失配而引起误差的机理,并通过实例对大功率条件下使用衰减器和定
提出一种新型光子带隙(PBG)结构微带贴片天线.在同轴线馈电型微带贴片天线的接地板上蚀刻出新颖PBG结构,通过数值仿真得到有效提高增益的结构.实际制作了PBG结构微带天线,并
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计算并分析了一类特殊螺旋桨结构(双层逆转结构)的雷达回波特性.文中用物理光学法结合等效电磁流法分析了该类结构的散射特性,并与其他的螺旋桨散射
用保角变换法对共面波导金属厚度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给出了数值解,并对此进行了多元曲线拟合,导出了考虑金属厚度后的形状比k、有效介电常数、特征
为方便学生通过互联网进行电类课程实验,设计一种基于Modelica的虚拟电工电子网络实验室iEEVL。该实验平台利用Modelica进行多课程的统一建模,涵盖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
当前物理网络拓扑发现方法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不能发现路由器或者三层交换机路由口物理拓扑乃至整个局域网的物理网络拓扑等。为此,提出一种改进的以太网物理网络拓扑发现方法,该
为提高复杂场景中碰撞检测的效率,提出一种传统混合包围盒碰撞检测算法的优化算法。从数据结构上对混合包围盒树进行改进,引入时空相关性概念,将包围盒树分为上下2层结构,上层采
本文采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分析计算了一维光子带隙微带结构的S参数,并设计制作了光子带隙(PBG)微带线,进行了测量.将计算结果与测量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两者吻合得比较好,说明采用
传统无线Ad Hoc网络AODV路由协议的通信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小世界模型的认证式路由协议。借鉴小世界网络图快速搜索路径的优点,该协议无需通过广播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