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音乐生态课堂视域下的师生共同体建构研究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dj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是非与得失可以从师生关系中得到很好的映照。理想的师生关系,是相互尊重,彼此爱戴,和谐相处,是基于爱与关心基础上的携手成长,共享教育美好、有爱的一面。新课标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实践更注重教育本原的回归,需要教师走近学生,真正了解学生。师生之间只有敞开心扉,教师才能真正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师生间的共同成长。对学生而言,师生共同体有利于学生从“苦学”走向“乐学”,这不仅能够加速知识量的积累,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激发。对教师而言,授课过程不仅是教师的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也是学生分享理解的过程。笔者作为初中音乐生态课堂视域下师生共同体建构的设计者、参与者与实践者,尝试运用教育生态学、人本主义师生观为理论基础,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为指导,审视当前的师生关系,积极探究初中音乐生态课堂视域下师生关系的涵义、特征,同时运用个案研究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行动研究法及访谈分析法对当前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探索,直接深入教学一线,收集丰富的一手教学资料,对该课题进行深入阐述。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准备部分:笔者通过搜集国内外文献,准备相关概念理论知识;第二,现状调查:深入教学一线,实际考察调研教学现状;第三,综合相关理论知识及调查现状,制定初中音乐生态课堂中师生共同体的建构策略;第四,实践部分:根据制定建构策略,进行初中音乐生态课堂中师生共同体的教学实践探索。初中音乐生态课堂视域下的师生共同体,它打破了传统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给予了新的定位,即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总导演”,需要与学生亲密无间的配合完成教学活动。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文化理解。从而使师生之间成为平等和谐的生命体、动态生成的发展体,在互动和创生的过程中实现个性发展与共同成长。
其他文献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互联网思维的普及,用户希望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加快捷和高效的服务;商家也希望通过这种线上和线下相配合的商业模式来增加业务量和减少工作量。与此同时,
今年8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新国十条”)以“顶层设计”的形式明确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地位,并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现代
唐·德里罗(1936—)被誉为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既拥有广大读者又在评论界享有盛名。迄今为止,他已创作17部小说、5部剧作以及若干短篇小说和短文。《坠落的人》于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