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油作为当前世界工业的命脉,石油与天然气的安全稳定运输至关重要。目前油气输送的最主要手段是通过地下金属管道运输。随着科技发展,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路等设施逐渐增多,其会对管道产生杂散电流干扰,从而造成管道的腐蚀和破损。川渝地区科技飞速发展,成渝高铁、内昆铁路、“四大直流”高压输电线路等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杂散电流干扰源的数量和强度不断增大,导致川渝环网输气干线的干扰腐蚀日趋严重。基于此,本文就川渝环网输气干线的杂散电流腐蚀与防护问题做出了研究。论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从杂散电流产生原因、腐蚀原理以及腐蚀危害三个方面对杂散电流的腐蚀机理进行了分析,奠定了本文的理论基础;(2)从杂散电流的产生原因、腐蚀原理、分布规律、检测手段、防护方法等各方面,分析杂散电流的研究现状和目前川渝地区在该领域所存在的问题;(3)调查分析川渝环网输气干线的总体腐蚀现状,结合杂散电流的腐蚀原理及其所产生的危害,对管网内部分典型管道的腐蚀情况进行具体研究;(4)对川渝地区常用的检测仪器进行调研和适应性分析,利用合适的仪器对受到不同干扰的典型管道进行具体检测和结果分析,并据此提出腐蚀防护建议;(5)结合典型管道实际情况,重点对川渝环网输气干线的排流防护做出研究,对部分管线现采用的排流系统进行评判,以及对部分管线的排流方案提供建议和意见。研究结果表明:(1)三种常用的杂散电流检测仪均属于一般水平,检测精度不高,功能不齐全,但是由于其经济便宜,适用于川渝地区的实际情况,因此目前暂可满足需求,但急需进一步革新。(2)纳安线受到以中等直流干扰为主的杂散电流干扰,天新公司Φ219管线同时受到强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的直流和交流干扰,成渝高铁附近管道不同区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杂散电流干扰,且随着高铁发车密度、同时载重量等增大而加剧。(3)威青复线的排流防护方案基本实现了对杂散电流的有效排放。另外,本文结合纳安线这一典型管段,对川渝环网输气干线的排流防护进行了更进一步地补充研究。(4)从维护周期、检测内容、人员培训、日常检测数据方面提出了 4条川渝环网输气干线的技术管理建议。总之,本文通过对多条典型管线的实际检测分析,为川渝环网输气干线的杂散电流腐蚀提供了详细的防护方案,保障了川渝地区的输气管网的安全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