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城乡协调性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entm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山东省颁布《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意见》,旨在通过相关体制机制的完善,统筹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发展,提升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山东省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怎样的发展基础,需要对现阶段城乡发展的关系,特别是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判断,对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政策以有效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山东省的城乡一体化进城。本文以山东省为研究对象,对其城乡发展协调性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上,主要论证了区域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归纳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探析了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在实证研究上,构建了城乡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山东省的相关指标数据对其城乡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评价,对影响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推动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区域发展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一致性、分工合作性、作用互促性的关系。城乡协调发展就是区域发展进程中,将城镇与乡村的发展纳入区域整体的目标体系中,通过创造适当的制度环境、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引导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以实现要素作用效率的最大化,从而提升区域发展的效益,降低要素配置及作用效率的扭曲。城乡发展失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城市系统与农村系统自身发展特点差异的影响;二是农村系统发展弱质性的影响。通过构建城乡发展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极值标准化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变异系数决策法确定指标权重,进行多指标加权综合得出的综合评价指标显示1990至2010年间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整体呈现出协调性上升的态势,但个别年份出现了波动。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生产效率的差异性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差异性对城乡协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有助于提升城乡发展的协调性;现有的财政支出结构对城乡发展的协调产生了负面影响。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了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主要目标,规划了提升山东省城乡发展协调性的整体性方案。并从提升城乡发展规划的协调性;提升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吸纳能力和家庭转移能力;统筹城乡的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提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角度探析了推进山东省城乡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其他文献
学员管理工作是党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地方党校学风不正,学员管理效果一般,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既有学员主观层面的因素,也有党校内部管理松懈、教学质量不高,
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质量安全是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不仅严重损害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还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
<正> 在本世纪内,新疆畜牧业要有一个大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必须把畜牧业的潜在优势逐步转变成现实优势,把畜牧业的资源优势变成产品优势.大规模、合理地开发利用新疆丰富的饲
针对满堂支架安全监测需求,基于ZigBee技术设计了可重复使用的套筒式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构建了满堂支架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通过套筒式力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的分布布置获
为考察稻谷、糙米、精米经电子束辐照处理后的保鲜效果及品质变化,选取新收获的晚粳稻为原料,研究0,2,4kGy剂量辐照对稻谷、糙米、精米的保鲜效果,并考察电子束辐照对稻米理
为明确设施蔬菜氮肥减施及有机物料替代的效果,以“金冠九号”番茄为试材,利用日光温室微区试验,设置6个不同施肥处理,即100%化肥组、75%化肥组、75%化肥N+25%蚓粪N组、75%化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施用量与栽插密度对不同水稻品种(杂交稻和超级稻)稻曲病(Ustilaginoidea oryzae)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施用量和栽插密度的增加均会显著提高稻曲
研究了PBJ 0 1防暴机器人攀越楼梯的能力 .从机器人对楼梯的几何包容、机器人重心和机器人爬楼梯过程中的最大俯仰角对机器人倾覆的影响等多方面考虑 ,得出机器人能够爬越楼
挑战极限一直是意志坚强的人所追求的。突破个人局限 ,实现看起来似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的极限运动 ,被誉为体育运动中的极品。论述了极限运动的起源、项目特点 ,阐明了极限运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的止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右旋糖酐诱导的小鼠瘙痒模型,观察拟黑多刺蚁活性组分对瘙痒小鼠瘙痒次数、瘙痒持续总时间及血清SOD、MDA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