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无疆——杨绛散文综论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绛一直是一个思想的行者,无论是早期的格物散文,新时期的叙事散文还是新世纪的说理散文,她不断地在思考——思索人生、社会、文化,从懵懂青春到耄耋之年,她从未停下脚步。历史沿革中,她选择用不同的方式呈现自己思考的结果,格物、叙事、说理,尽管形式各异,但最终归旨都是杨绛思想的结晶。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勾勒出杨绛散文发展的脉络,以期展现杨绛不同时期的不同创作风格和创作侧重点:   第一章主要阐发其内省式的格物散文,兼论其早期其余小品文。这时期的散文体现了杨绛更自我性质的思考。正值青春的杨绛写的文章也是洋溢激情,或以气势取胜,或温婉俏皮,阅读过程中仿佛总有她银铃般的笑声响于耳侧。此章以钱锺书做参照物,分析他们二者的区别。钱锺书的格物散文厚重大气又不乏幽默感,批判社会文化自是一派挥洒自如的气度;杨绛的格物散文虽是冥想哲思却也气势非凡,洋洋洒洒,语言时而清新时而瑰丽,情绪转换婉转流畅,抒情味浓郁。   第二章主要阐释杨绛的叙事散文,经历文化大革命,杨绛呈现沉潜的状态,她的散文也一改往日瑰丽挥洒转为冷峻平静的叙事忆人,但她的平静之中蕴藏着风暴。新时期杨绛用最平实质朴的语言记录社会的真相,根据叙事散文体现的情绪性分为两部分即喜与悲。喜即杨绛散文的趣味性,通过探讨趣味书写的背后,感受杨绛笔下的人性美和崇高的人格。首先分析散文中的“小杨绛”和“钱锺书”童年和生活上的趣事所展现的人性美,不失赤子之心其实更能证明一个人的人格完整性的可贵;其次分析文革趣事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他们反抗强权的思想内核,将灾难化为笑谈展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坚守,“最伟大的忍辱是准备反抗”,趣味是反抗的外衣。杨绛散文的趣味性不是肤浅的,而是蕴含着她对人性美和人格独立的追求。悲则是杨绛对生命忧伤的刻画,女性的处境、知识分子的遭遇的真实呈现,包含着她对社会、政治的严肃思考。她将自己的情感隐藏的很深,多采用纯客观化叙事。   第三章主要论述新世纪以来的说理散文,相较于早期的格物散文,说理散文因为是辩论性质的,所以更加旗帜鲜明,以理取胜,且逻辑严密。本章以《走在人生边上》为主,通过分析此文的整体架构解析杨绛的传统文化立场,剖析她对科学霸权的反思,阐发其忧患意识,希冀传统文化能薪火相传,抵制物欲横流的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冲击与瓦解。新世纪以来,杨绛直接举起传统文化的旗帜,反思社会走向,号召回归文化理性,她崇尚孔孟之道,坚信信仰能让人类悬崖勒马。
其他文献
巴西最大的糖类产品生产商之一,用甘蔗作物来生产食用糖和纯乙醇,并同时发电,以供内部自用及发售到电网上.该公司的挑战是,在没有重大新资本投资的情况下,提高其生产能力和乙
杨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她的散文沉静而蕴藉深厚。读了她的散文,往往被她丰富的人生阅历所吸引,为她崇高的人格修养而折服。杨绛的散文无论是追忆往昔,
写书,这里专指抄写书籍,是文献制作的必不可少的一项艰辛劳动。汉代的写书活动,更是传承先秦辉煌文化,记录汉代文化学术的十分重要的活动。对汉代的写书活动作一考察,有助于
自从普洱市2010年率先开始推广生态茶园这个概念到如今也有好几年了,我们能看到进行着普洱茶事业的茶企和茶农们响应政府号召,不遗余力地改变着普洱茶生长环境,从根本和源头
期刊
这是我省静乐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白凤山同志的几篇工作日记。作者在日记中记述了随同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金道铭同志在静乐县贫困山区赤泥洼乡访贫问寒、帮助群众解决生产、
通过对用不同工艺热处理的钢结硬质合金GJW50进行热循环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该材料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淬火回火后的材料其硬度较退火后有较大提高;不同的淬火
语文课如何展开审美教学的问题,论述审美教学内容和方法,引导学生感知作品语言美、感受作品人物形象美、鉴赏作品意境美、写美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审美能力,鉴赏美的能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已经度过了它的第40个年头,我开始回顾其发展历程,它的发展早于我的工程生涯.早在我加入Control Engineering杂志之前它就存在.所以我问了一位早于我进
最近,为了满足打印会计报表的需要,我们新购置了一台EPSON Stylus Photo1290喷墨打印机。由于两台电脑需要使用该打印机打印B4幅面的报表,而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安全,这两台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