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rk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现实入手,总结了我国银行营销管理的模式演变过程,即从改革开放初期及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品主导”模式,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企业化过程中的“销售主导”模式,直至从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客户主导”模式,指出这实质上是反映了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变化。继而通过对现阶段商业银行营销管理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的商业银行尚未真正进入建立银行营销文化的阶段和以客户为导向、满足和创造客户需求的阶段。并由此深入挖掘了目前商业银行在营销管理认识、营销管理规划和营销管理空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放眼世界,国外商业银行对营销的研究已有50年的历史,形成了许多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对营销理念的形成、银行营销的方式、银行营销的本质和银行营销的目标的理解十分深刻。 我国商业银行的营销管理必须大量借鉴国外银行的先进经验,并结合自身条件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创新,在理念、措施、途径、手段、体系等方面实现更新、改进和完善。从根本上说,培育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企业文化,创建特色品牌,是使我国商业银行长久保持生命力,提高营销管理水平的关键。 在具体方法上,通过创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营销管理模式,是提升银行营销管理水平的唯一出路。我国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有效风险控制为保障的有中国特色的营销管理体系,在经营理念、营销策略、管理方法、营销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以此面对更激烈的来自国际、国内的同业竞争,市场需求的多样化,科技的进步以及金融的创新等等。相信我国的商业银行能够建立科学的营销管理模式,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和壮大。
其他文献
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突出,资本运作也日趋国际化。近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风险投资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了不少国际、国内风险投资者的参与,并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