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牵引供电和综合接地系统综合仿真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20次 | 上传用户:qoqwr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大力发展,特别在高速和重载铁路中得到应用。然而,高速和重载铁路与既有线路相比,牵引电流更大,牵引功率更高,必然带来钢轨电位升高和牵引回流增大这两个突出问题。高速和重载铁路引入综合接地系统后,牵引回流分布以及对信号系统电磁干扰的量化分析尚未有系统研究。本论文以此为背景,面向大秦线重载铁路牵引回流分布及牵引电流传导性强电磁干扰对轨道电路和信号电缆等室外信号设备的影响机理及干扰数值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根据大秦线牵引供电系统牵引网导线配置及结构设置,运用现有理论阻抗计算方法对其阻抗参数进行了具体求解,为仿真计算提供基础数据支持。第二,推导了单线AT供电方式下钢轨电流和电位的连续数学模型,以此为据,验证了系统节点数学模型的准确性并分析了二者的适用性。对钢轨电位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仿真验证,并且就贯通地线的参数对钢轨电位电流的影响作了详细分析研究。第三,对大秦线全并联复线进行了节点模型的建立,从而运用MATLAB求出了无桥梁区段、有桥梁区段以及桥梁地线发生断线情况下,钢轨电位电流,保护线和贯通地线电位电流及信号电缆双端接地时传导性电流的大小,得出各回流路径中牵引回流大小的分配比例,结合现场测试验证了理论仿真的准确性。最后,分析了系统中电气横联对轨道电路可能造成的迂回回路,对双端接地下电缆芯线电磁干扰进行了定量计算,为信号电缆接地评估提供可靠数据。得出信号电缆双端接地与单端接地相比,抗干扰效果不显著的结论。
其他文献
【摘要】房屋土建工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组成部分,必须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综合性的调整和改善,在各类技术的实践层面上,给出足够的依据,仅仅是按照老旧的思路来完成,不仅无法得到预期效果,还会造成新的挑战。为此,建议在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落实过程中,站在不同的思路来探讨,确保技术的内涵不断的增加,而且要减少不必要的问题发生,确保工程的质量大幅度提升。文章就此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房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道路改扩建工程是应对交通量迅猛增加的有效方法。但新旧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是道路改扩建工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差异沉降过大将会引发各种路基路面病害。新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