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裂”之后的文学写作空间——韩东小说论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韩东,作为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以一首《有关大雁塔》奠定了在文坛的地位。九十年代以来,他又开始极具特色的小说创作。作为“断裂”活动的发起人和积极参与者,从一开始,他的小说就显示出了不同以往的美学特征和价值取向。本文就是试图揭示在“断裂”姿态下,韩东的小说所呈现出的崭新面貌。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导言中主要探讨韩东的“断裂”宣言所显示出的真正意义。从韩东偏执激烈又不无谨慎的言语和他的现实写作对文坛秩序的依赖中,我们不难看出“断裂”一代并不能与以往的文学积累彻底决裂。“断裂”的价值在于它宣告了文学自由时代的到来,宣告文学异类获得了生存空间,更为重要的,它显示了韩东以及他的同代人们自甘边缘,决心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实绩对抗主流文学弊端的努力。 第一章主要以韩东历史题材的小说为探讨对象,揭示在韩东“个人化”的观照视角下作品中显示出的不同以往的历史面貌。韩东的“文革”题材小说主要显示了以下三个特点:第一,通过对于下放干部日常化生活的描述以及远离时代中心的农民知青形象的塑造打破了一体化的历史神话,显现了另一种生活的“真实”。第二,通过童年视角下的观察以及反讽情境的营造剥蚀了时代的悲剧氛围,在人性与时代的荒谬中萃取出难得的喜剧成分。第三,叙述者的显身和议论又使韩东的历史叙事溢出单纯的故事框架,揭示了人的一般生存状态和作者的哲理思考。 第二章主要以韩东表现当下生活情境的小说为探讨对象。揭示作者在“个人化”、平面化的叙述表象下,在拒斥了传统现实主义经典之后,试图触摸时代内核、揭示生活真相的努力。从“游戏人生者”中体现的时代症候、到诗性记忆中主体在日常生活中的沉沦与麻木;从对“身体”的发现到对感官化世界的质疑,以至于对当代人在爱与性中体验到的障碍感的揭示,这些都表现出具有着高远文学抱负的韩东为了迈向他的“真理”所作的不懈努力。 结语部分主要从90年代以来文学面临的文化环境和韩东这一代作家的思想背景入手试图分析韩东创作面貌的成因,对全文做出简要的总结。
其他文献
提出一种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BPNN)的发电机进相能力建模新方法。该BPNN含2个隐层和1个输出层,以发电机有功和无功功率为输入,以发电机功角、
本文分别介绍分析诗人艾青的成长,诗歌的艺术,诗歌的发展及诗人的贡献和对后人的影响,描述了艾青早年的心路历程和求学经历,评析了诗歌在形象构成、意象选择及构造、语言形式
庄子“托古寓言”集“寓言”与“重言”的艺术特色、文学价值于一体,具有“托古”立言的独特论说形式,是《庄子》一书中寓言集群的特殊部分。本文对庄子“托古寓言”分三章进行
元杂剧当中存在大量的骈偶因素,在这一点上学术研究尚有欠缺。本文从语言形式入手,试图通过对宾白以及唱词中骈偶因素的总结和例举揭示出元代的新兴因素,从而对元代社会经济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在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出现是多种因素综合发展的结果,探讨嵇康音乐思想的真正内涵,追溯嵇康音乐思想后面的文化因素,是本文的主要内容。嵇康
我们总是相信,等我们结了婚,生了孩子,生活会更美好.等有了孩子,我们又因为他们不够大而烦恼,想着等他们大些时,我们就会开心了.可等他们进入青少年时期,我们还是同样的苦恼,
本文从传统生命哲学的角度切入,对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构筑的“物质态”“文气”理论进行解析,希望藉此能够进一步了解刘勰的“文气”理论的美学意义和生命意蕴。 本文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张衡一生以其勤奋的文学创作,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文理淹通、才干出众的封建文人,在复杂动荡的社会背景下的热情追求和无奈感伤。张衡的文学成就及其创作思想,在汉代甚至整个古代文
党章意识是党员关于党章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称。从结构层面考察,党章意识首先体现为党员对党章的认知;其次体现为党员在掌握党章内容基础上对党章的认同;再次体现为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