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管理的古籍修复档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zcl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古籍的保护和修复工作落后于其他行业的发展。除了大量古籍流失海外,国内的古籍破损状况也非常严重。古籍修复人员依旧奇缺,大量古籍无法得到及时修复。同时,古籍的管理工作和修复工作不能有效的结合起来,不能制定具有长远意义的古籍修复计划。由于古籍破损状况得不到很好的记录,通常是突击抢救一些非常珍贵而又破损严重的古籍,而其他一些已经严重破损的古籍往往无人问津。近年来,国家对于古籍保护和修复工作愈加重视,颁布了多个文件,开展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国家图书馆也开展了多次古籍修复技术培训。在古籍修复工作的实践过程中,业内逐渐对古籍修复档案重视起来。不同的图书馆使用的古籍修复档案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纸质的和Excel表格占多数,本文设计的古籍修复档案管理系统,在系统的易用性、共享性和效率上有显著的提升,结合知识管理理论能够更好的实现古籍修复知识的管理、交流和增值。本文从传统古籍修复档案定义出发,探讨了广义的古籍修复档案定义,认为古籍修复档案的形成是由古籍管理人员、古籍修复人员和古籍审核人员共同参与制定的。从工作流程的角度出发,本文关注古籍修复档案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设计和实现了基于B/S模式的古籍修复档案管理系统。综合以往形成的古籍修复档案,按照行业标准,添加古籍修复档案破损定级等关键属性,以便清晰的显示出古籍的破损状态,有利于古籍修复工作科学有序的展开。将以往传统的古籍修复信息分为三类信息:出库信息,修复信息和入库信息。本研究的古籍修复档案管理按照古籍修复的工作流程,通过权限管理和角色管理实现了古籍修复档案形成过程的分工协作和责任到人,提高了古籍修复档案的管理效率。此外,开发设计了交流中心功能模块,方便了技术人员、修复专家和其他专业人员交流沟通,实现了古籍修复知识的交流、传播和增值。
其他文献
主要对温室番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展开简要的分析和描述,对病虫害的种类进行分析,并列举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手段。其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少农药的使用,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前提下,
在遗传转化中常用的菌株有很多种,分别属于3种不同的类型,即章鱼碱型、胭脂碱型和农杆碱型.章鱼碱型菌株的特点是以Achs为染色体背景,生长缓慢,对培养基的要求较高,在培养的
《诗比兴笺》是晚清出现的一部特色鲜明的诗选著作,其选诗范围包括汉魏六朝和唐代。其初次刊刻时作者署名为陈沆,很长时间内,没有受到学界的关注。近年来,历史研究界考证其作
近年来,体育新媒体平台对于优质体育赛事版权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2016年11月18日,苏宁集团宣布旗下PP体育获得2019—2022赛季中国大陆和澳门地区的独家全媒体版权。本文从
鼓励外商进行R&D投资以推动技术进步是我国利用FDI的重要目标,但成效与目标相去甚远。FDI企业的R&D水平低,这既与外资企业R&D动机有关,也与我国区位条件有关。利用27个省、市
萧统编撰的《文选》,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文章总集,收录了周秦至梁代一百三十多位作家的七百六十二篇作品,被誉为“总集之弁冕”、“文章之渊薮”,历来为文人学者所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早胸外科出院患者离院时间的影响,以达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目的。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对2011年8月15日至9月14日出院的163例患者进
以河南教育学院小麦育种研究中心培育的小麦新品系为供试材料,选用C17为基本培养基,分别研究了低温预处理1、2、3、4、5、6、7 d,添加0(CK)、80、100、120 mg/L的聚乙二醇(PEG)对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现如今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它在教育领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包括虚拟实验室、模拟训练、室内设计、数字场馆漫游等教学。笔者阐
综述了酚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定量结构关系研究方法,并对酚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研究进行展望,酚类化合物生物活性的特征分子结构有待深入研究,加强活性机制特别是有毒有害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