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欧洲李自然生殖特性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svl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了解和掌握野生欧洲李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殖特性,在2012-2013年研究了野生欧洲李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相关特性,包括结果枝、花粉、授粉受精、种子相关特性、根蘖分布规律等内容,探讨了其自然状态下的繁殖方式和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野生欧洲李的结果枝以短果枝和中果枝为主,其次为花簇状果枝和长果枝,徒长性果枝最少。结果枝主要形成于植株的上部。花簇状果枝主要形成于主枝50~100cm,短果枝和中果枝形成于整个主枝,长果枝和徒长性果枝主要形成于50~100cm。2.资源圃的野生欧洲李花柄长与直径大于博尔赛和伊力格代,花萼大小、花冠大小、子房大小均明显小于博尔赛和伊力格代。资源圃的欧洲李雄蕊数目与伊力格代相近,均少于博尔赛雄蕊数目。单花花药数为24~28粒,不同时期单粒花药花粉量由多到少为:初开时期>已开时期>大蕾期>小蕾期。1号和5号极显著高于其他5个单株。野生欧洲李花粉量与澳李14、紫李花粉量相当,少于平顶香、密思李和早生月光。野生欧洲李花粉为单粒花粉,个体赤道面观为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辐射对称,花粉粒极端比较平滑,呈纺锤状。花粉粒萌发沟明显,沟边平,细长,长至两极附近。花粉粒的极轴长范围在26.30~28.68μm,平均长27.52μm,花粉赤道轴长范围在10.28~14.55μm,平均12.69μm,P/E范围在1.99~2.60之间,平均值2.22。野生欧洲李花粉为中等花粉,超长球形。花粉外壁纹饰为条纹或波纹,有穿孔和穴,单株之间存在差异。3.异花授粉和自花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1.95%和9.92%;自然授粉坐果率8.46%。自然授粉和异花授粉均能观察到花粉在柱头的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进入柱头。授粉2h后可以观察到花粉在柱头萌发,第1天在花柱浅层萌发,第2天可萌发至花柱1/4处,第3天可萌发至花柱1/2处,第5天就可到达花柱基部(即子房)。4.野生欧洲李种子为椭圆形,核面不平滑,较粗糙。出种率为8.77%,平均千粒重524.35g,种子含水量31.89%,湿种子生活力可达85%,干种子生活力可达77.5%。野生欧洲李种子的种壳和种皮对种子的萌发均有极强的机械阻碍作用。去除种壳后的种子发芽时间提前,发芽率也提高。去除种皮能够立即打破种子的休眠。野生欧洲李种子吸水率在前24h呈现较快上升趋势,到3d后,上升趋势比较缓慢,7d达到饱和。干种子吸水性高于湿种子。不同处理的干种子吸水性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刺破种皮>完整种皮>带壳;不同处理的湿种子吸水性由高至低的顺序依次为:完整种皮>刺破种皮>带壳。种壳和种皮具有较强的阻碍种子吸水作用。野生欧洲李萌发抑制物为水溶性物质,大量存在于种胚内,少量存在于种皮。萌发抑制物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主要抑制胚根的生长,并且影响程度随浓度的增长而增加。萌发抑制物的多少与层积天数呈负相关。低温沙藏层积的野生欧洲李种子,在层积处理后80d,种子逐渐开始萌发,萌发率随着天数的增加而增加,层积200天萌发率达10.67%。5.野生欧洲李在不同分布地的根蘖分布情况总体相差不大,只在数量上有一定差异。野生欧洲李发生根蘖苗的能力比较强,根蘖苗的发生数量多,面积广。各级根蘖苗在调查地点均有分布,但数量差异比较大。根蘖苗数量最多的为II级,其次为I级和III级。根蘖苗数量众多,但能够成长为幼树的非常少。野生欧洲李成龄株的数量、分布与根蘖苗的数量、分布呈正相关:成龄株越多,其周围的根蘖苗数量就越多;成龄株的密度越大,根蘖苗的密度也越大。
其他文献
该文较为全面的研究了茄科蔬菜对青枯病的最适抗病鉴定方法、抗病遗传机理、抗病育种方法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并尽可能地规范茄科蔬菜抗青枯病鉴定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抗病
文物古迹是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载体,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实物例证,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在日益物质化的今天,保护文物显得极其迫切和重
众所周知,要构建和谐的校园,必须以和谐的班集体为基础,而要构建和谐班级,班主任必须认识到组建班委、管理班级、道德教育和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必须要有一套履行工作职责的实
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确定了发展的主线,同时也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为我国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与此同时,党十八大的召开也对文化馆
该试验以甜瓜为试材,采用基质袋培方式,研究了不同钾及氮钾营养水平对甜瓜矿质营养吸收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钾营养对基质培甜瓜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2.不同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