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试探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lkj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审视其内涵及发展成为树立文化自信、构建民族文化的必经之路。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中国具体社会环境为现实依据,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文艺领域普遍有所成就,且文艺思想组成部分于个人于整体皆存在内在逻辑关联,具有开创性与引领性。但是,作为首批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他们经历了文化身份与思想认同的转变,接受并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时难免残存西方“主义”、中国“传统”等痕迹。因此,对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进行历时、共时的认识与研究是可行且必须的。这将有效地避免片面截取与狭隘认知,对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的系统整体把握大有裨益。本文以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为考察对象,探讨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拟从以下五个层面进行论述:1.三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脉络及早期文艺观缘由。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接受、诠释与宣传是诸多要素交织影响后的理论偏向与价值主导,存在独有的发展脉络。本章首先以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为阶段划分标准,将三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文艺思想脉络分为接触、早期、后期三个阶段,然后对影响其以马克思主义为内核的文艺观形成与流变的主要因素进行宏观考察,最后简要叙述了三位领导人早期阶段文艺思想的差异并从主客观全面分析其缘由。2.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与社会观。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观聚焦现时社会,存在向反映与作用社会的位移。本章从“科学视域中的文艺与社会观”与“马克思唯物观下的文艺与社会观”两个层面分析其思想。前者向后者的转变,内藏了马克思主义意蕴的逐步增强。3.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与人民观。中国被迫迈进现代性社会,人与人、阶层与阶层矛盾尖锐,“人”成为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理论焦点。本章从“人道主义下的平民观”和“文艺大众化的萌芽”来查究他们对文艺与人民关系的思考,揭示他们对“平民”与“大众”的阶级考量。4.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论文艺主体与本体。身为文人的自觉让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探求文艺外在功用之余,也思考文学的审美特征。本章分为文学主体性内容与文学本体观两大节。文学在内容上是主观情绪的阐发,具有文学个性之美。同时他们提出文学独立于史学等其他门类,结合马克思主义提出社会主义文艺的设想。5.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学与文化批评。变革“现实”必然审视过去、立足现实,三位领导人以多种形式抨击传统理论、参与文化论争,进而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本章从传统思想内涵批判、文学论争及文学思潮评判等维度补充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文艺思想。首先,破旧立新,三位领导人批评“老庄虚无主义”与“儒学伦理道德”,提出孔学不适合现世生活。其次,他们通过参与文学论争、评判东方文化派,扩大科学社会主义影响,划清马克思主义与资本主义、非科学社会主义的界限,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CT、CTA、MRI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VBD的认识。方法 5例VBD患者均接受CT、CTA及MRI检查,其中男3例,女2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的增加,供应链中断风险已经成为供应链风险的最重要、最引人关注的一类风险,其风险一旦出现将导致各种各样的问题发生,甚至将一个健
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财务分析功能演进对技术的依赖。首先介绍了我国财务分析的发展趋势,总结出其对技术依赖的需求特征分别为综合性、及时性、低成本,并对财务分析功能演进的
本研究利用任务切换范式考查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以及任务难度对这种影响模式的调节作用。在实验中利用情绪图片诱导出正性、中性和负性情绪,被试任务为判断数字的大小或者
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并倡导的"三严三实",推进了党员干部的作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也促进了我国各项事业改革稳定发展。"三严三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
综述了桐油改性的应用新进展,介绍了近几年来桐油改性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桐油改性的开发及应用前景。
本文就硅烷浸渍优缺点及其施工特点,结合宁德核电施工实例,阐述了对硅烷浸渍的应用展望。
2011年2月28日,哈飞空客复合材料制造中心新厂房在哈尔滨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新厂房主要用于空中客车最新研发项目A350XWB的部分复合材料零部件的生产制造。该厂房引进世界最
红军从井冈山斗争时起就确立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建军宗旨,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模范遵守。在赣南游击时,自觉维护群众利益,保护中小商人,取信于民,得到广大民众欢
20世纪40年代西南联大时期的昆明生活对汪曾祺的思想和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作为衔接现当代的作家,汪曾祺继承了现代文学中鲁迅、废名、沈从文等人开创的书写故乡的传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