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自江淮地区北上,穿鲁西平原经临清至德州,继而入直隶境,贯通山东西部区域近千里,使山东临清地区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经济之繁盛甚至致其有“小天津”之美誉。然而,这条交通大通道不仅是南北物资交互的重要航线,也是全国信息沟通、各地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交通地理格局的调整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丰富百姓物质生活的同时,亦引起了临清社会风俗的变化,给予明清临清地区的饮食风俗、岁时节日风俗、婚丧风俗和民间信仰诸多新的现象和特征,尤其在受江南地区影响和大量融入南方风俗方面,则又要更为明显得多。发达的城镇商品经济与南来北往的物资、文化和人群冲击着原先临清地区民风淳朴、俗尚礼节、稼穑为生的风俗传统和文化观念,形成一股崇商、逐利、奢侈和“僭越”的社会风气,也造成临清社会内部出现更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