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相转移技术辅助的溶剂热法对单分散铁氧体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及其催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engyu0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单分散纳米晶与体相材料相比,不仅在电性能、磁性能上特性优异,它也可以作为理想的构建基元来组装一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纳米结构材料。因此,国内外的材料工作者对单分散纳米晶的合成保持着高度的关注。近年来,因为特殊的性能和潜在的应用价值,铁氧体材料(CoFe2O4, NiFe2O4, MnFe2O4等)得到了广泛的研究。本论文主要介绍了利用相转移法在溶剂热条件下对CoFe2O4, NiFe2O4单分散纳米颗粒的可控合成,研究了不同的溶剂热条件对颗粒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这些铁氧体材料在氧化降解有机染料时的催化效应
其他文献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是一种使用甲醇作为燃料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与传统的其他电池相比,它具有便携,清洁,高效等优点。传统的用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主要以铂及铂基催化剂为主,但是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CO对铂基催化剂进行毒化的现象,进一步引起电催化剂的失效。此外,铂的价格较贵,不利于降低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业化的成本。基于上述事实,本研究采用钯代替铂作为直接甲醇氧化的电催化剂,拟解决电池的阳极催
学位
锡铅合金镀层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以及低廉的成本,曾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封装业,并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成熟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性能评价体系。然而随着无铅化的实施,电子领域中提出并采用了多种无铅化的镀层,如纯锡、锡银、锡铜和锡铋。但是,目前这些无铅化镀层仍然还存在着锡晶须、相容性差、熔融温度高等问题。Sn-Ag-Cu三元合金由于具有锡晶须风险低、与无铅焊料相容性好、可焊性好和熔融温度较低等优点,作为电子电镀中的
学位
本文创新性的提出电流化学镀镀膜工艺,并利用这种工艺制备得到NiCoP/CuBe复合结构丝。在探究得到的实验条件下,研究分析了诱导电流和pH值对镀层结构、成分、镀速以及磁阻抗效应和灵敏度的影响;驱动电流和磁阻抗效应、材料灵敏度的关系。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传统化学镀复合结构丝施镀条件探究采用传统化学镀的方法,成功制备了NiCoP/CuBe复合结构丝,并探究了镀液中NaH2PO2·H20浓度、施镀时
学位
固体电解质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的关键组成部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SOFC的工作温度。CeO2基电解质是一种最有希望的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解质,具有离子电导率高和电导激活能较低的特点。但CeO2基电解质主要缺点之一是在1500℃下很难致密化,高温烧结使CeO2基电解质的制造成本大大增加。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烧结助剂可以降低材料的烧结温度,改
学位
探索廉价清洁的光伏材料、尝试新的太阳能电池栅线制备工艺,对于提高太阳能电池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有重要影响。电化学沉积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制备的薄膜纯度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材料沉积方法。本文主要以电化学沉积法为核心,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尝试采用两电极电化学沉积方法,调节工艺参数,在ITO基底上制备Cu20薄膜,并对结果进行表征,获得了两电极电化学沉积法制备Cu20薄膜的最佳PH值与沉积电位范围,此
学位
本论文采用溶解再生法及微乳液法将植物纤维制备成溶胶及其纳米颗粒,并将植物纤维溶胶应用于微生物燃料电池。在研究溶解再生法制备纳米植物纤维的实验结果表明:当溶解温度为70℃,料液比为1︰20,LiCl在DMSO中的质量分数为10%时杨木粉溶解率最大;再生转速为2000r/min,CMC对木粉的质量比为1︰100时再生悬浮液的粒径最小。分析结果表明该条件下制备的植物纤维组分基本保持不变,粒径在10-50
学位
燃料电池是公认的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高效率能量转换装置。在众多种类的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以其比能量和比功率高、冷启动快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成为最具实用和商业价值的燃料电池,在交通、分布式发电和家庭热电联产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为各国政府、高校、能源研究机构、汽车制造商和燃气公司所重视。提高PEMFC的工作温度是解决传统PEMFC环境耐受性差、水热管理复杂等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因
学位
化石燃料的快速消耗引发了能源危机,也带来了许多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我们亟需寻找到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来解决全球的能源和环境问题。过氧化氢是一种无碳的能量载体,在燃料电池中,既可以作为燃料,又可以作为氧化剂。这一特点有利于整个燃料电池系统的设计得到简化,并为搭建成本更低便携性更好的单室无膜结构的过氧化氢燃料电池提供了可能。电极材料的性质和结构与产电性能密切相关。自人们发现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以来,基于碳纳
学位
酶生物燃料电池是以酶为催化剂,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量转化方式,具有燃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生物相容性好等特点。目前酶生物燃料电池具有两个方面的缺点,一是由于酶催化剂外表面的蛋白质层阻碍了燃料反应产生的电子的传递,导致电池功率密度低,二是酶的固定方法不适合使电池的寿命较短,因此,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池放电性能和酶的固定方法的研究上。碳纳米管因其独特的结
学位
随着数码科技推动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寻找可支持手机、相机、平板电脑等手持移动电子设备实现其功能化、便携化、小型化的新型可移动能源,因此,具有快速充放电能力、更高容量、更长寿命,且更安全环保的锂离子电池倍受各领域的关注,新型电极材料更是成为材料科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二氧化钛纳米材料具有快速的充放电能力、良好的结构稳定性、环境友好性等优点,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为了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