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曲霉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多糖及混菌发酵酸乳的研究

来源 :天津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ibaot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生物胞外多糖(EPS)具有较高的医疗、保健价值,是一类具有开发潜力的功能性活性物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功能性发酵乳制品的研究与开发越来越多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研究红曲霉与嗜温乳酸菌在酸乳发酵中的特性及其对酸乳品质的相互作用关系,对功能性酸乳的开发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论文的主要研究了红曲霉液体发酵产EPS条件优化;乳酸菌发酵产EPS条件优化;红曲霉与乳酸菌混合培养对EPS产量影响;红曲霉与乳酸菌混合发酵制备酸乳;混合发酵乳的理化指标分析及感官评定;混合发酵乳中的EPS对S180腹水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采用分段培养的方式研究红曲霉MN和乳酸菌3-7、3-9混合培养产胞外多糖的关系。发现不宜采用同时接种的方式进行混合发酵,但将红曲霉MN 48 h发酵液加入M17发酵培养基中,再接种乳酸菌的培养方式却可以大大提高发酵液中EPS的含量。将红曲霉MN发酵液与全脂牛奶培养基的配比以及乳酸菌3-7、3-9的接种比例进行混料试验,在30-C下发酵牛乳。红曲霉MN发酵液的加入,促进了菌株之间的互利共生,发酵开始阶段红曲霉MN迅速消耗体系内的氧气,为乳酸菌提供缺氧的发酵环境。红曲霉MN丰富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乳酸菌不能利用的大分子物质进行代谢,为乳酸菌快速生长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基础。混料试验研究了各菌株在混合发酵中对酸乳口感、滋味和气味、组织状态等方面的影响,确定了添加5%红曲霉MN发酵液的全脂牛奶培养基混合发酵乳酸菌所产EPS含量最高,可达613.9 mg/L,在此条件下,乳酸菌3-7与3-9的接种比例为1:2(v/v)所得发酵乳具有最佳的气味、质构及风味。通过研究混合发酵乳中的EPS对S180腹水瘤细胞体外抑制作用,发现混合发酵乳中的EPS具有体外抑瘤活性,而且进一步提高EPS的浓度及培养时间,抑制率也逐步提高,由此发现可以利用红曲霉与乳酸菌开发新型功能性酸乳。
其他文献
采用红曲霉与啤酒酵母或米曲霉在液态大米粉培养基上混合培养。当紫红曲霉No.1-18-54培养1d后,加入啤酒酵母或米曲霉混合培养108h,色价明显提高,尤其是与啤酒酵母混合培养,红
在动物养殖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动物疫病,为养殖户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在农村散养户动物防治疫病的过程中,虽然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旧存在较多问题。因
美国克里夫兰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对每日1次5mg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ED)的疗效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所使用的性生活满意度以及心理社会结果指标包括“性生活质量问卷”的治
对勃起功能障碍(ED)治疗的影响进行评估时,患者对性体验的满意度被认为是十分重要的。但是,临床研究中较少对满意度进行评估。为了评估男性ED患者对其性体验的满意度和享受感
现在的农村经济,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发展,老百姓在农业种植的同时,还进行着动物养殖。由于是作为副业发展的,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农村养殖户都属于零星分布的散养户,并没有使养殖
现有流行病学研究确认了大多数ED患者伴有潜在性的血管疾病,所以勃起功能障碍治疗药物的心血管安全性十分重要。研究者进行了一项回顾性分析,对36项他达拉非临床试验所报告的
综述红曲霉产生抑菌物质和桔青霉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新的进展。在红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中,红曲色素、橙色素、ankalactone、monascidinA具有抑菌作用,而且monascidinA的化学结构与桔青霉素的化学结构类似。有必要
红曲霉在生长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天然红曲色素,同时产生多种酶类,如淀粉酶、糖化酶、酯化酶等。本实验以红曲霉为甜米酒酿造的糖化增香着色剂,采用正交实验寻找适宜的红曲甜
<正>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提高以及新一代港口理论的提出,较先进的干散货港口在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第四代港口的同时,将向联营合作子母港、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为代表的第五
本文介绍了主要种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并在分析新能源汽车发展现存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定的建议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