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在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损伤中作用机制的探究

来源 :锦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离培养年轻和老年小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对细胞的形态、表型、细胞凋亡及自噬水平进行比较,探究自噬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衰老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并进一步对相关信号通路蛋白进行研究,并且对相关的分子调节通路进行深入分析。方法选取健康的清洁级年轻C57小鼠(8周龄)和老年C57小鼠(18个月龄),在无菌环境中分离股骨、胫骨,体外分离BM-MSCs,并培养至第3代,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形态。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对两组BM-MSCs细胞表型进行测定,进一步运用TUNEL染色标记两组BM-MSCs凋亡的状况。使用ELISA试剂盒对两组BM-MSCs细胞旁分泌因子VEGF、bFGF、IGF-1、HGF的表达水平的检测。Western Blotting检测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Beclin 1、ATG12-5、p62及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Akt、p-mTOR、mTOR的表达。结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年轻组及老年组BM-MSCs,细胞均呈典型的纤维样梭形生长。两组BM-MSCs表型表达鉴定呈CD90、CD29阳性,CD31、CD45阴性,提示两组BM-MSCs表型表达无明显差异;与年轻组BM-MSCs比较,老年组BM-MSCs的TUNEL阳性细胞数增多,提示凋亡情况上升(P<0.05);同时老年组BM-MSCs旁分泌因子VEGF、bFGF、IGF-1、HGF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提示衰老BM-MSCs旁分泌功能明显降低;进一步Western Blotting检测老年组BM-MSCs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Beclin 1、ATG12-5表达水平下降,而p62蛋白表达水平呈增加趋势(P<0.05),提示在衰老BM-MSCs自噬的程度下降;与年轻组BM-MSCs相比,老年组BM-MSCs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Akt、p-mTOR表达增多(P<0.05)。结论老年组BM-MSCs细胞形态及表型与年轻组BM-MSCs无明显差别。老年组BM-MSCs细胞凋亡增多,旁分泌功能减弱,自噬水平下降,同时Akt/mTOR通路磷酸化水平上升,提示衰老可能通过活化Akt/mTOR通路参与自噬调节,导致自噬活性下降,进一步影响细胞衰老的发展进程。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两种群的非局部扩散SIR传染病模型行波解的存在性与不存在性,以及最小波速c*关于参数的连续依赖性.首先,利用Fourier变换的方法,导出本文所研究的具体模型,即
信息的过载使用户检索音乐资源极其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推荐系统在音乐信息检索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推荐策略并没有考虑丰富的音乐特征以及多样的用户行为。本文以
传染病是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传染病的预防,免疫以及治疗受到许多数学工作者的关注.考虑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很多学者研究了周期传染病模型.许多证据表明,在传
卷云对地气系统的能量收支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emi-Arid Climate and Environment Observatory of Lanzhou University,SACOL)的Ka波段天
让新生代农民工共享城市闲暇资源、提高其闲暇生活质量,引导他们积极融入城市生活,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在大众休闲成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闲暇生活的研究
关键词是对文档主题内容的高度概括,在信息检索、问答系统等领域有重要应用。传统的基于图的关键词提取方法只使用了少量特征,没有充分利用其他如有监督方法所提出的特征。本
目的:观察临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形成情况与椎基静脉孔的关系,通过对椎基静脉孔周边椎体骨微结构差异的分析探究椎体后上缘骨折块的形成机制。方法:收
如今,海量的接入设备和层出不穷的新业务需求宣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作为承载海量数据的载体的移动通信发展至今,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数据传输需求。为了满足未来用户数据
真空预压与加热相结合是一种加快土体固结速率的有效技术之一。然而,在较低温度下土体加固效果不明显,温度较高又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在真空预压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吹填淤泥主要由细小的土颗粒组成,随着时间的发展,细小的土颗粒逐渐向排水板聚集,使得排水板附近的渗透性跟随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前人基础上对真空预压联合加热处理吹填淤泥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热固结和渗透试验,土体体积
随着通用电子设计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通用电子设计及验证方法由于其自身突出的优势开始逐渐进入民航领域,例如SoC设计方法等,因此针对此类新方法的适航性设计与验证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