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束域波场的分解、传播及在地震偏移成像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harrylee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至今,波场分解、传播与偏移成像技术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形成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如Kirchhoff波动方程高频近似解方法,频率-波数域的相移(phase-shift)方法和相移-内插(PSPI)方法,以及在混合域中基于单向波动方程的相位屏、广义屏方法等。这些方法均采用一组具有全局特性的基本函数对波场进行分解,如占据整个空间的富氏调谐函数或充满各个方向的Dirac函数(点源),并通过求解基本函数满足波动方程的精确解或近似解来达到波场外推的目的。传统方法的波场分解和传播不论在空间域或波数域都只能在一个域内具有局域化(localization)的特性。例如Dirac函数(点源)在空间域可以有精确的定位,但在传播方向上(波数域)却毫无确定性;而平面波(波数域的基本解)则具有精确的传播方向,但其波前却是无限延伸的,不具任何空间局域性。这些基本函数的全局特性使其在非均匀空间的演化变得十分复杂,从而影响了传统方法的波场外推精度及效率。 认识到全局性传播算子在波场外推中的困难,近二十年来,许多研究都致力于发展基于波场局部空间分解的局域化传播算子以替代传统的全局算子。先进的数学分析理论和技术,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引入的小波变换以及包含离散窗口富里叶变换(WFT)、离散小波变换等信号表示方法的框架理论,为局域化算子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基于射线理论的高频渐近射束(复射束、高斯射束)叠加方法,以窗口富里叶变换(WFT)以及小波变换为基础的局部相位-空间域(小波束域)波场外推方法等相继产生。虽然这些局域性方法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却为波场演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论文通过对WFT、小波基、小波包,以及相关的框架理论等的分析比较,选择了两组形式简单,且具有适宜于波场外推特性的基本函数集合来进行波场分解、传播及偏移成像问题的研究。其一为将高斯窗函数经平移和调制而构成的一组窗口富里叶框架(Gabor-Daubechies框架,或G-D框架)基本函数,另一种为在富里叶分析和小波包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局部余弦基函数。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的重点将放在基于前者的波场外推方法上。 论文共分六章,各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论,分析了传统的全局化传播算子以及已经发展的局域化波场外推方法的特点及各自存在的问题,说明了选取合适的波场分解基本函数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选取G-D框架和局部余弦基作为基本函数进行小波束域波场分解和外推的原因,并对论文的主要内容做了简要概括。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G-D框架及其相关理论,包括框架的定义、G-D框架分解与重构、构造对偶框架的方法以及选取最佳对偶窗口函数的规则等,分析了G-D框架分解与WFT、Gabor变换、正交小波变换的关系。通过对具体信号的分析,对不同变换方法的信号表示效率进行了对比,并总结了G-D框架及对其进行尺度扩展组成的Gabor函数族在应用于波场相关的研究中时,优于其它正交分解方法的特性。 在单向波算子分解和相位屏近似方法的基础上,第三章发展了以空间-波数参数化的2维(2D)’、波束域波场外推方法,得到了采用*-D框架和局部余弦基分解的小波束域局域化传播算于的解析表达式,并基于局部扰动理论,给出了补偿局部速度扰动的相位修正算子的近似表示。对于采用G-D框架的小波束方法,讨论了其波场外推的具体实现算法,并通过不同介质点源脉冲响应的计算以及叠前、叠后偏移成像的数值实验,说明了该方法在波场传播和地震成像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地震资料处理的一个重要应用是地震偏移成像。地震偏移,尤其是叠前偏移处理,在地震数据分析处理中己日趋重要。实际应用对复杂地质结构中地震偏移技术的精度和效率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单一成像结果己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探测模型物理特性的需要。波场在小波束域的分解和传播具有优良的空间和方向局域特性。基于这些特性,第四章重点探讨了叠前小波束偏移方法的推广和应用,其中包括射束源和平面源激发、资料合成及偏移的原理和应用,探测孔径相关的方向性照射和倾角响应分析,目标定向化地震成像,以及通过叠前偏移计算反射系数矩阵并提取结构局部方向性信息汐局部角度相关的反射系数,局部反射体倾角等)等方面。分析结果表明叠前小波束偏移在改善成像质量、目标定向和结构定向的地震成像,以及提取结构局部方向性信息如局部角度相关的反射系数,局部反射体倾角等)的研究中都具有明显的潜在应用价值。 二至四章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均是基于ZD模型进行的。从理论上来看,小波束波场外推方法可以直接推广应用于3D模型,但在具体算法实现中,尤其对于具有冗余度的G-D框架分解,还需要在技术上做特殊考虑以获得具有实用价值的3D计算方法。第五章针对3D模型推导了基于G-D框架分解的小波束域波场自由传播算于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局部空间小波束混合域补偿局部速度扰动的相位修正公式,并通过均匀模型和分层模型点源脉冲响应的计算对传播算子进行了检验。实际模型的叠后偏移成像结果
其他文献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以实践培训为主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最早出现于德国的职业学校。德国从20世纪70
王维的诗歌,向来以“意境”著称,他用清新凝炼的语言,生动含蓄的文字,巧妙集虚实为一体,把世人带进一片明净空灵、宁静致远的意境之中,因此人们常常将他的诗歌归入“无我之境”的范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目的:偏苯三酸三辛酯( trioctyl trimellitate,TOTM)被认为是可替代邻苯二甲酸二乙基乙酯[ bis(2-ethylhexyl)phthalate,DEHP],提高医用输血输液器中聚氯乙烯( polyvinyl chloride,PVC)
《企业财务通则》第37条规定:“企业按照章程规定解散或者破产及其它原因宣布终止时,应当成立清算机构,对企业财产、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查,编制资产负债表、财产目录和债权
语文学习过程有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阅读属于输入过程,写作则属于输出过程。只有在保证一定输入量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输出。鉴于此,主要立足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在梳理当前小
期刊
发展新亚欧大陆桥产业带是建设国家级新增长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沿海与内地区域联动发展的最新探索,是构造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选择。
局部化变形分岔现象,系指存在于非均质材料在变形过程中,所产生的局部区域非连续变形而导致材料内形成与带外相比剧烈变形的一条带状区域的现象。这条带状区域则被称为局部化
本文以地质、重磁、地震、测井、岩石物性及分析测试资料为基础,首次建立了东营凹陷密度的空间变化模式。应用重磁趋势面分析系统进行了场源精细分离,以地震、钻井为约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