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拒绝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言语行为。在面对他人提供帮助和邀请或是提出请求和建议时,人们常常需要对对方的言语行为做出否定的回应,这个时候就要用到拒绝言语行为。由于拒绝言语不可避免地会对对方的积极面子或是消极面子造成损害,拒绝言语行为属于一种威胁对方面子的行为。通常人们会采用各种拒绝方式来努力降低对面子的威胁程度。然而,由于生理差异、心理差异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男女在使用拒绝言语行为时存在明显差异。本文基于“面子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性别理论对生活中男女使用拒绝策略的差异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其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文采取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生活中人们自然表达所产生的拒绝言语行为进行了数据统计分析。作者采用观看电视综艺节目并及时记录的方法来收集数据,分别收集记录了男、女拒绝言语行为各100条。采取定量的方法,结合Beebe等人对拒绝策略的分类,对男女各自的100条拒绝言语进行了数据分析,同时对男女策略选择的差异做了对比。另外,依据定性研究方法,分别对威胁对方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的四种现象(帮助、邀请、请求、建议)下男女所使用的拒绝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作者又从生理差异、心理差异以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对男女之间产生拒绝差异的原因做出了讨论和解释。通过对比分析讨论,本文得出以下结论:在实施拒绝策略时,两性都倾向于采取间接拒绝策略而后才是直接拒绝,但是相比较而言,男性比女性采用更多的直接决绝策略;此外,在同一个拒绝言语行为中,女性通常采用多种拒绝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而男性的决绝策略则相对比较单一;再者,两性选择各种拒绝策略的先后顺序也有所不同。这些结论表明在日常话语交际中,两性都选择尽量维护双方尤其是对方的面子,努力将对面子的威胁程度降到最低,但是与男性相比,女性的话语则更加委婉,礼貌程度也更高。研究发现,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第一,两性的生理基础不同,造成男女的行为方式有所区别;第二、两性的心理状态及性格均有很大差异,这也造成了他们在实施拒绝行为时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第三,男女由于从小生长在不同的亚社会文化当中,社会对其的期望也不同,因此二者在行为方式及语言风格上也各有特点。作者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拒绝言语行为中的性别差异,同时帮助人们提高相互间言语交际的有效性。另外,也希望本文对于探索言语行为的性别差异能有所帮助,并且能为今后的相关研究给予启示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