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E”视角下老挝高等教育政策研究

来源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a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向来是世界各国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的领域。一个国家崛起进步,不光要着重于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水平的提升进步等方面,还需要特别重视教育在其中的作用。而也正是由于各个国家不断认识到教育在国家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个国家也都更加着力于积极制定各项政策以提升本国的教育质量。通过出台政策加强对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开展与其他国家间的教育交流,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教育经验等方法,以不断改善提升本国教育水平。
  但由于历史因素的制约,老挝高等的教育相较于其他国家而言起步较晚,基础也相对薄弱。致使老挝高等教育在当前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有地区差距大、发展失衡、资金和设备等教育资源投入数量不足、教育管理政策不完善、缺乏职业性教育等等问题,长期以来困扰老挝的高等教育发展。因此,对于老挝高等教育政策的改革与完善也成为一项长期工程。
  本文首先对老挝国内及国外高等教育政策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其次对老挝高等教育的政策演变和不同时期的政策特点进行分析,接着通过归纳老挝高等教育的政策体系和发展历程,并运用“4E”评价法对老挝高等教育政策的经济性、效果性、效率性、公平性四个方面深入地剖析,最后,在总结出老挝高等教育目前这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对老挝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改善老挝现有的高等教育不足之处。
  本文旨在依靠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结论以对老挝的高等教育有所参考指导,并为老挝解决当前高等教育的实际问题提供方法指导,同时为今后学者在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借鉴。
其他文献
通过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建立高效独立的监督机构——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重大举措。这项举措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特色监督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体制初建期必然会出现一些体制不顺的问题,原因来自于体制初建期一些具体问题尚未达成共识;试点推广期,配套法律规范尚需完善;机构人员的融合期尚未渡过等。在初建期这一阶段,各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容易发现,因此抓住初见成效期的时机,发现问
学位
社会组织是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供给主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组织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开展活动的领域涉及到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相伴随,社会组织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受外在社会环境、法律环境及自身筹款能力等因素的限制,中国社会组织普遍面临筹款难、资金困难等问题,导致其难以发挥应有的社会影响力。  本文以北京市X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