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竞争的加剧,生产性服务业从制造业内部脱离,成为一个以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独立产业,在整个服务部门乃至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一半以上,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发展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民经济效益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从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概念定义、发展关系、发展机制等方面出发,阐述对两者发展关系的已有研究;其次,分析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当前的问题,并回顾发达国家的经验特征;此后,在分析两者发展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以2003年-2013年中国285个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为对象,实证研究中国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情况。结果显示,整体而言,生产性服务业的扩张对制造业效率水平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地区层面上,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产业互动发展不均衡,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更能有效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在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的细分行业中,金融业对提升制造业效率水平的作用最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