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学校家庭对于儿童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儿童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书包成为儿童的一种负担与压力,长时间重复背过重的书包往来于学校和住所之间,对儿童快速发育的身体势必会造成一定的伤害。针对这一问题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试图解开背书包过程中对儿童造成伤害的主要因素,但是目前很多的研究仅仅只是从单个因素或几个因素探究对儿童身体的影响。因此,了解我国儿童所背书包的真实数据,结合背包重量、背负状态(书包重心高度:高重心、低重心)、固定形式(书包胸前用于固定的腰带和胸前带)、年龄、性别等因素对儿童身体姿态影响的多维度分析,将有利于剖析各因素对儿童背包健康,为儿童设计更加科学的背包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7-12周岁的儿童,从中随机选出36名作为实验对象,每个年级段选取3名男生和3名女生,采用重复测量设计,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7-9组,10-12组)的受试者基于不同的实验条件,不同背包重量(10%BW、15%BW)、背负状态(不同书包重心高度)、固定形式(有无腰带和胸前固定带)三个变量进行交叉组合,采用2台SONY DCRHC52E摄像机和足底压力平板(1米)记录整个实验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数据。利用SimiMotion7.0运动解析系统和Footscan足底压力测量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解析,通过重复测量方法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对儿童自然行走过程中的身体姿态和重心稳定性的变化,得出以下结论: 1.儿童的身高体重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出阶段性的增长;年级是影响儿童书包重量的主要因素,而非年龄;2-3年级儿童的书包负担相对更重。 2.高年级组的学生应将书包带放长,降低书包重心在肚脐水平位置,使用辅助书包带。 3.低年级组的学生应注意控制书包重量在15%体重以下,将书包带放长以降低书包重心在肚脐水平位置,不建议使用辅助书包带。 4.辅助书包带能有效的增加儿童身体重心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