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机器视觉的强震动位移观测方法与技术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rogiang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识地震动特性是研究地震中工程结构地震反应及地震灾害的基础。如何合理快速观测和获取地震动及其时空变化信息成为被关注的研究问题。本研究研发了成套的基于机器视觉-动态位移测量技术结合数值解析方法的地震动观测技术,为震后地面运动空间分布的快速获取提供技术支撑。针对实际中可能存在的强震动观测视觉体系的一些应用状况,构建不同组合形式的支架模型,并基于结构动力反应正、反演分析,建立了视觉测量的相对位移与地面运动绝对位移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而实现地震动位移观测。通过大型振动台物理模型试验对该观测体系和方法进行验证,并开展了方法的鲁棒性及敏感性分析。本研究旨在发展强震动观测技术和地震中大范围地面运动观测方法和技术。进一步将基于机器视觉的地震动位移观测结果作为强震动仪观测加速度记录处理基线校正的约束条件,以合理地解决近断层强震动加速度记录的位移严重失真的问题。本研究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研发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原理的空间位移测量技术,并依托C++、Open CV脚本库编译出相关动态位移测试软件。通过一系列振动台对照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与精确度,研究了不同观测角度、测距、识别标靶实际大小等因素对位移测量结果的影响。该技术测量快速及时,能够做到相关量的实时、同步、多点判读,解决了传统位移测量方法的单点测值、采样率不足、测试量程受限等问题。(2)将研发的视觉测试技术与支架结构动力分析方法融合,形成了一整套地震动位移观测系统和技术。开展了地震动位移观测系统模型的大型振动台试验,模拟实际地震动中系统的观测场景,并进行了系统观测台面位移与基于其它测量方法同时获得的台面运动位移的比较分析。同时通过振动台试验进行了观测系统自身特性及附加振动对观测系统的稳定性、观测精度影响的研究。良好的实验结果充分展现了该观测系统的针对性、整体性、连续性、实时性与准确性特征,不同测点的观测结果互相验证、彼此修正以确保系统观测的一致性。(3)结合物理模型试验,深入讨论了观测系统数值建模过程中的正、反演迭代算法流程构建、算法条件限制、观测体系结构参数确定、模型可行性研究等关键节点,利用最优化思路对数值模型进行改良、优化,为真实地震中地面运动快速确定建立多手段联合的分析方法。(4)将该观测系统与强震动观测加速度仪配合使用,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强震动观测手段。以该观测系统得到的观测位移作为同时获取的强震动加速度记录基线校正的位移约束条件,可合理地解决近断层强震动记录的位移严重失真的问题。为此,建立了基于视觉观测方法的基线校正及验证平台,并开展其应用的振动台试验,展示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精确度。相比于现有的GPS同震位移测量结果,该平台能够提供在时间-空间域上更加完整、连续的强震动位移信息,可提高现有基线校正效果评价体系的精度与可靠性。
其他文献
对于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指导,在党的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明确报告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程度深化,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财产权益得到保障”作为战略目标,农村集体经济
随着各地大规模风电光伏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风光火打捆远距离外送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由于风光出力具有较强的波动性,其大规模并网,将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了提高系统对风光的消纳能力,以单位发电成本最低为目标,从风光装机容量比例优化和打捆外送的输电容量规划两个方面研究如何对风光火打捆外送容量进行优化,以此促进风光基地打捆外送的发展。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概率统计法的风光
随着信息科技与网络的迅猛发展,各种媒体数据也随之海量增长,大量的视觉数据不断涌现。为了更高效快速地应用视觉数据,许多研究者开始系统地研究计算机视觉技术。目标检测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给城市带来了交通拥挤、空气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共享自行车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并且为市民短距离出行带来便利,符合国
激光光束在雾中传输时,受到雾滴较强的吸收与散射作用,导致回波能量降低,信噪比下降,因此针对雾天条件下的成像需求,本文对Gm-APD激光雷达雾天成像三维重构算法进行了研究:结
暗光增强是一项重要的图像后处理技术,有助于改善图像的可视度。本文从图像的暗光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了暗光图像增强的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模型的不足之处加以分
山区沟谷特殊的地形条件使得陡坡高路堤的破坏模式和变形特性不同于一般路堤。如何理解V型冲沟的三维空间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适应的支挡技术是目前山区高等级公路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数值模拟、模型试验及理论分析,对影响山区陡坡高路堤稳定性和变形的主要因素、束口地形条件下路堤中的土拱效应、砂土类大比例相似比模型试验以及陡坡高路堤的支挡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文献和工程调研,将
有机半导体分子因其较大的吸收和辐射截面、固有的准四能级体系、丰富的分子结构以及溶液可处理加工性,成为有机固体激光器的理想选择。特别地,通过有机分子间弱的非键相互作
社会认同是指个人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自我认同判断。社会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种族认同、国家认同。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和完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制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我国基础建设不断推进,大量的铁路、公路隧道不断建设。隧道开挖会破坏围岩的初始状态,将发生变形或破坏,影响隧道施工。土质围岩段属于隧道中的高风险区域,由于此类地段围岩条件差,情况复杂,在掘进过程中易产生围岩变形破坏。在施工过程进行监控测量、分析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变形规律,对隧道安全施工有着重大作用,因此研究隧道围岩变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雅屿隧道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研究,简要的介绍了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