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本地区BIF铁矿床成矿环境与资源定量预测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higuo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宁省鞍本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北缘,以鞍山式BIF铁矿而闻名,区内铁矿床赋存于大面积的太古宙花岗-绿岩体之中。因其地质作用的复杂性和漫长性导致至今为止对该区铁矿床成矿环境的认识尚未达成共识;随着经济的增长,对铁矿资源的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已知的矿产资源短缺。随着找矿深度的不断加大,如何将地质理论与现代数学方法、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进行定量预测和资源量评价是对该类型铁矿勘查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次研究在详实地质特征分析、室内镜下观测的基础上,主要运用岩石学、元素地球化学等方法,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数据,对鞍本地区茨沟组BIF形成的成矿条件及成矿环境进行了详细研究。在对传统地质定量预测及资源量评价数学方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现代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源定量预测及矿石品位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在鞍本地区成矿规律的基础上,选取恰当的数学模型,对本区BIF成矿潜力及矿石品位估计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或认识:(1)鞍本地区茨沟组含铁岩系主要由基性火山岩以及少量的沉积岩组成。其中,变质的玄武质火山围岩发育较广泛,包括弓长岭和歪头山斜长角闪岩以及南芬绿泥角闪片岩,与BIF型铁矿床具有密切的时空关联。BIF铁矿以磁铁石英岩(贫铁矿)为主,呈多层赋存于含铁岩系之中,其长度可达数千米,厚数米至数百米。该组含铁岩系中产出一些富铁矿,其中,弓长岭富铁矿规模最大、依次为南芬铁矿,歪头山铁矿内也有出现富铁矿体。贫矿石TFe品位大致在20~40%,富矿石品位55%以上。(2)茨沟组BIF成矿物质与海底热液活动有关,形成于海底火山活动有关的缺氧海洋环境中。磁铁富矿与磁铁贫矿既具有相似性又存在着差异性,磁铁富矿的铁质来源于磁铁贫矿,富铁矿的形成很可能与变质热液活动有关。(3)弓长岭、歪头山斜长角闪岩及南芬绿泥角闪片岩中(Nb/Yb)N比值都大于1及具有明显的Nb/Ta比值分异特征,其原岩为陆内弧后盆地玄武岩,随着弧后盆地的发展,其特征从岛弧型演化为大洋中脊型。在研究玄武质火山围岩物质来源的基础上结合其高场强元素特征、地层层位关系和有关成岩成矿年代资料,得出鞍本地区茨沟组BIF形成的成矿环境相当于陆内弧后盆地,俯冲作用对含铁岩系形成的影响较大。(4)在鞍本地区铁矿资源定量预测中,在鞍本地区BIF成矿环境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确定地质、航磁证据因子,并采用植物地球化学原理,从本区遥感图像中成功提取铁矿化信息。(5)针对WofE模型的弱条件独立性,采取WofE-LR方法及一种WofE的单变量统计能力与SVM的多变量统计能力有效相结合的WofE-SVM方法,进行铁矿资源定量预测。定量预测结果显示,两种模型的AUC值达到0.9以上,与区内已知矿点的分布规律吻合度较高,成矿带沿SW-NE方向展布,为铁矿勘查重点区域的划分提供依据;通过对两种预测模型的对比,结果显示,WofE-SVM模型的预测效果比WofE-LR模型更好,更反映遥感铁矿化信息。(6)在BIF型铁矿石资源量评价中,为提高矿石品位估计精度,提出基于MGGP建模变差函数模型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和主观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克立格品位估计精度。针对克立格方法过多的对于品位空间分布的假设条件,采用SVR方法和MGGP方法可提高计算性能及估计精度,并将SVR及MGGP品位估计方法推广到三维空间,结果显示:基于MGGP的矿石品位估计的新方法,跟SVR方法一样,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矿石品位估计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石油、煤等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风力发电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近年来风电迅猛发展。作为风电领域的主流机型,双馈电机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且该电机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以及制造成本较低等优点。但由于碳刷及滑环的存在,使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同时碳刷较易磨损,需要定期更换,使其维护成本大大增加。无刷双馈电机(Brushless Doubly-fed Machine,BDFM),由于没有碳刷和滑环,大大提高了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引入了农户贷款,农户贷款是一种新的思路去解决农村信用贷款不足和减小贫困差距,填补了农户信贷的空缺,是增强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力量。农户贷款是一项重要的扶贫措施,特别是对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户小额贷款有效的促进新农村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收入,在构建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更是解决农户经济问题,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农户小额信贷对我国的农村经
社会安全治理中校园安全问题至关重要,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态势感知作为保障构建智慧校园安全环境的基础,是校园安全问题重要的解决方案。本文旨在设计和实现一种面向边缘计算的安全态势感知与自动报警系统。研究从数据、信息、知识等类型化校园安全态势资源的角度,在融合多种校园安全因素的基础上,实时感知并进一步预测校园安全态势,当校园安全受到威胁时,触发自动报警以提示管理员。整个系统在IPv6环境下运行
学位
学位
在提倡工业化建造方式的今天,装配式建筑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而对于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场地是项目重要产地,施工场地的布置关乎到项目施工能否顺利开展。我国目前在装配式建筑施工场地布置领域的研究较为缺乏,因此,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系统布置方法以满足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的实际需求。本文首先说明了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及发展意义,详解介绍了不同类型预制构件的吊装工艺及控制要点,阐述了一般施工场地布置的依据和内容,并针对
学位
预应力淬硬磨削结合了预应力磨削与表面淬硬技术,用一种复合加工的方法来代替传统磨削工艺。这种工艺不仅可以简化工序,提高生产率和保护环境,还可以控制试件表面残余应力分布以及减小表面粗糙度,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型加工工艺。以磨削原理、金属学与热处理、有限单元法、位错理论及相变理论为研究基础,建立预应力淬硬磨削过程温度场和应力场耦合模型。对砂轮表面形貌及工件表面形貌进行数学建模,并对预应力淬硬磨削过程中
随着互联网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舆情尤其是面向司法案件的高风险舆情事件频发,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向司法案件舆情生成简短摘要,对于用户快速了解、及时处置相关舆情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司法舆情摘要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摘要任务,仅依赖数据驱动的模型生成简洁、流畅、可读性高、事实正确的摘要还很困难。本文聚焦领域知识增强的司法舆情摘要方法研究,通过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不同类型的领域知识,提升面向社交媒体的
预应力淬硬磨削(PSHG)技术是基于绿色制造和抗疲劳制造的观点,融合磨削淬硬(GH)及预应力磨削(PSG)技术原理,将残余应力控制、表面淬火及磨削加工三者集成于一体的技术与方法。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预应力淬硬磨削复合加工新工艺机理及全参数表面完整性研究(51375083)”并以PSHG技术实用化为目的,开展研究工作。(1)PSHG工艺的加工条件对表面完整性指标的作用机理。选择磨削深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