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丁茶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药用植物代用茶,具有多种保健功效。苦丁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地区,据报道苦丁茶的原植物有6个科13个种及变种,民间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贵州省分布种植的苦丁茶多属木樨科(Oleaceae)女贞属(Ligustrum)的粗壮女贞,称为贵州苦丁茶:江浙、海南及广东等省分布种植的苦丁茶主要为冬青科的大叶冬青(Ilex latifolia Thumb)。而四川、重庆分布种植的苦丁茶属多属木樨科(Oleaceae)女贞属(Ligustrum),主要包括紫茎女贞(Ligustrum purpurascens)、序梗女贞(Ligustrum pricei)和丽叶女贞(Ligustrum henryi)等,称为西南苦丁茶。 在四川宜宾、都江堰;云南盐津、东川:重庆酉阳、綦江等地苦丁茶的加工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四川宜宾市、重庆酉阳等地开始采摘女贞属植物的幼嫩芽叶加工成极品苦丁茶,具有干茶润绿、汤色碧绿、叶底鲜绿的“三绿”及苦后回甘的感官品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02年市场售价达到400-1000元/kg。由于经济效益极好,苦丁茶在一段时间内发展速度迅猛。在西南苦丁茶生产及消费市场不断升温的同时,国内外厂商开始将大量资金投向女贞苦丁茶产业开发,这无疑对我国茶叶经济的振兴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给予很强的推动作用,但西南苦丁茶至今尚缺乏相关的国内标准,这给苦丁茶的市场管理、消费引导、生产规划带来很大困难,致使假冒劣质产品充斥市场,严重影响本行业的产品质量及市场信誉,到2003年6~7月苦丁茶价格下滑到100~200元/kg,严重影响苦丁茶产业的健康发展,更不适应日益增长的西南苦丁茶外销工作需要和中国加入WTO后的商贸规范运作需求。因此尽快研究制定西南苦丁茶行业标准是引导和保证西南苦丁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苦丁茶的香味不如茶叶,在苦丁茶中添加合适的甜味剂可以大大提高苦丁茶的感官品质。通过市场调查,本试验采用三种甜味剂作为添加剂在苦丁茶加工过程加入,并采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