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中学习者特征分析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ingal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联通主义作为面向未来发展的学习理论对学习者能力进行了解释,然而当下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践层面的分析研究。而对此进行探究将有助于丰富与完善当前的理论认识,也为进一步设计与改善教学实践,优化学习者能力培养过程奠定基础。并且cMOOC作为最具代表性的联通主义实践形式,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学习者行为数据,为开展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提供了良好支撑。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提出了核心研究问题:“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中,适应了该情境的联通化学习者具备怎样的特征?”,该核心问题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理论层面:联通化学习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2)方法层面:应采取何种方式对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的学习者特征进行分析?(3)实践层面:在真实的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联通化的学习者具备怎样的特征?其中在第三个实践层面,本研究又进一步将其分为两个子问题:(1)联通化学习者具有怎样的基础行为特征?即,在联通化学习者开展交互的背后,学习者原本便具有的怎样的一般基础特征,以及这些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展现出了怎样的外显行为特征?(2)在持续交互的过程中,联通化学习者展现出了怎样的深层次的内隐特征?其中,内隐特征涉及哪些方面,具有怎样的普遍共性与个体差异?随着交互的持续,学习者的内隐特征发生了怎样的演变?基于以上研究问题,本研究在“联通主义学习行为分析方法体系”、“认知框架理论”、“联通主义教学交互与认知参与模型(CIE模型)”理论的指导下,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阶段开展了研究:1.阶段一——文献调研。本研究首先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文献调研与梳理,其中(1)通过对“国内外21世纪学习者的能力与素养发展框架”、“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对学习者的要求”进行梳理总结,本研究最终整理出未来社会发展和联通主义学习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框架,为阶段二与后续编码框架开发奠定基础;(2)通过对“国内外联通主义具体实践”进行梳理,最终将cMOOC作为本研究的研究情境,并结合该类课程的分布式特点,确定了制定跨平台数据关联规则为数据分析的重要前提;(3)通过对“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等进行调研,进一步明确了本研究的分析视角与主要方法。2.阶段二——理论层面联通主义学习者特征的梳理与总结。本阶段以阶段一的文献梳理为基础,基于未来社会发展和联通主义学习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最终总结出理论层面联通主义学习者应该具备的特征,以此回应第一个研究问题,并为阶段三中编码框架的开发提供基础。3.阶段三——学习者特征分析方法的选定与编码框架的构建。本研究旨在对联通化学习者的基础行为特征与深层次内隐特征进行分析,其中后者是本研究的重点分析内容。为此,基于“联通主义学习行为分析方法体系”的指导,本研究以网络化、内容化与过程化作为分析的导向维度,并围绕集体与个体双重分析视角,最终确定了“复杂能力与思维特征”、“社会交互网络中主体重要性与角色特征”、“学习者交互层级深度与能力思维深度特征”为内隐特征的三大分析重点,并基于不同的分析维度匹配以不同的分析方法。具体为(1)在网络化导向方面,本研究运用认知网络分析法挖掘学习者能力与思维特征,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学习者在交互过程中的主体重要性与角色;(2)在内容导向方面,本研究在CIE模型的指导下,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学习者交互层级水平与能力深度;(3)在过程导向方面,本研究关联网络导向与内容导向的研究发现,发掘随着交互的深入,学习者的复杂网络化特征与能力深度的动态演变规律。其中,认知网络分析法是本研究的重要分析方法,而构建出明确有效的认知编码框架是认知网络分析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从理论与数据双重视角出发,既基于认知框架理论与上一阶段提炼概括出的联通化学习者能力框架,又深入具体实践情境,将14名参与国内首门cMOOC《互联网+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对话》I期课程的联通主义学习者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先后对这些学习者生成的行为数据进行跨平台关联与整理,并通过连续三轮的专家指导与具体循证,最终开发出适用于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下认知网络分析的SKIVE模型框架。此外,本研究还运用内容分析法与数据统计分析支持学习者基础行为特征的分析。该阶段所选定的方法与开发出的编码框架回应了第二个研究问题。4.阶段四——cMOOC情境下基于学习行为数据的联通化学习者特征综合分析。本阶段在前几个阶段的基础上,对这些学习者进行了基础行为特征与深层次内隐特征的分析,具体涉及(1)基础行为特征分析,(2)基于认知网络分析法的复杂能力与思维特征分析,(3)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主体重要性与角色特征分析,(4)基于内容分析的交互层级与能力深度分析,(5)学习者内隐特征发展规律分析。本阶段的分析发现回应第三个研究问题。5.阶段五——结果与结论。本阶段对以上分析结果进行进一步总结凝练,最终得出以下两点结论与成果:(1)构建出适用于联通主义学习情境的SKIVE认知编码框架。其中S指向联通主义学习对学习者的能力要求,K指向学习者的基本知识与创生性知识,I指向学习者自身的身份属性与背景,V指向联通化学习者持有的价值观念(针对知识的价值观念与针对学习的价值观念),E指向学习者对自我言行特征的元认知与对情境的感知。每一维度下面又包含更多的维度指标;(2)本研究基于学习者展现出的扎实的基础特征与复杂的能力和思维特征,以及多种特征之间随交互深入而发生的动态演变规律,最终构建形成了联通主义学习者的特征层级图谱。根据能力与思维深度的由浅入深,将学习者特征划分为三层,依次为基础特征层、核心特征层与关键特征层,其中(1)基础特征层作为其他两层的基础前提,指向的是学习者参与联通主义学习的前提能力与认知基础,包括“社会媒体与工具应用能力”、“基本领域知识”、“自主性”、“开放、包容、乐于分享的学习态度与观念”与“联通能力(人际联通、信息联通)”;(2)核心特征层指向的是支持学习者开展深度交互的核心能力与思维特征,包含“核心能力”、“知识”与“身份属性”三个方面,对应学习者教学交互的意会交互与创生交互层。“核心能力”按照层级深度依次包括“时间管理能力”、“接受不确定性”、“资源聚合与分享能力”、“模式识别能力”、“批判性思维”、“反思能力”、“决策制定能力”、“复杂问题解决能力”与“创新能力”,“知识特征”表现为“多元视角与思维广度”、“专业深度”与“系统整合”三个方面,“身份属性”涉及“快速建立社会网络关系”与“较早实现学习社区中的身份转变”两个方面;(3)关键特征层则指向学习者对联通主义理念与价值的认同,涉及学习者“价值观”与“认识论”方面的特征,该层特征在认知深度方面远远高于其他两层,影响着学习者整体的交互模式与深度,并不对接具体的交互模式,而是作为理念认同层影响着学习者在操作、寻径、意会与创生四类层级下的交互行为。三类特征层依次递进,相互关联,较低层为较高层的基础,较高层是较低层发展的目标,并且也体现着较低层的能力与思维基础。此外,本研究还根据个体特征差异,将学习者划分为“创新型联通主义学习者”、“综合型联通主义学习者”、“反思型联通主义学习者”、“分享型联通主义学习者”、“寻径型联通主义学习者”与“参与型学习者”六类。基于研究结果与发现,本研究针对“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学习评价的改进与完善”提出了以下两点思考与建议:(1)基于学习者的多样化与差异性特征,设计多样化、个性化、引导性与延展性的学习活动,促进学习者能力发展;(2)扩充学习评价指标,综合考量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表现与思维能力,开展综合化、适应性的学习评价。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开发出针对联通主义情境下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认知编码框架,为更多相关的分析研究提供框架支持;(2)构建形成了联通主义学习情境中学习者特征层级图谱,为未来依据该特征图谱设计开发对应的cMOOC课程,扩充学习评价指标与改进学习评价方式,甚至基于此重构传统的教学论与课程论,构建符合国情的课程培养体系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北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詹姆斯·奥康纳主张由生态维度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尝试恢复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奥康纳以其生态重构的独特视角,吸引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奥康纳看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仅蕴含潜在的生态思想,存在一定的生态空场。正是基于对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生态空场的判断,奥康纳开启了一条生态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探索之路。就生态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路径而言,奥康纳以构建自然、
在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竞争背景下,中国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企业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但企业创新和国家创新终究要落实到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员工创新行为的激发才能实现,这是学界持续关注的理论热点,也是企业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为此,本研究采用理论建构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遵循领导者行为、员工行为与
弗兰克·诺里斯是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小说家,他的杰作《麦克梯格》中有丰富的声音描写,但还没有学者从听觉叙事角度对此小说进行研究。因此,本论文从近年来颇有热度的听觉叙事理论出发,探究《麦克梯格》中音景的构成、流通以及应用,揭示小说的声音特征以及小说蕴含的声音文化。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要介绍了诺里斯的生平和他的文学成就、《麦克梯格》的主要情节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视角、研究意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微商非线性薛定谔方程(DNLSE)是有众多物理应用的可积方程。该模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描述空间等离子体中传播的Alfven波、单模光纤中的亚皮秒脉冲、电介质和磁介质中在外磁场作用下的非线性电磁波,量子DNLSE还可描述一维手征Luttinger液体。DNLSE在零边值和非零边值条件下的解都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对于非线性Alfven波、电介质和磁介质中的非线性电磁波,零边值描述传播方向与外磁场平行的问题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5G网络建设的规模不断加快与普及,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呈现爆发式增长。同时在2020宅经济的作用下,线下消费转移到线上,未来移动应用的用户规模也将进一步增长。在此背景下,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市场与投放需求稳步上升,移动终端媒体也为互联网广告创造了更多的可能性,呈现出更加多元和创新的动态化视觉语言,人们对于广告的表现形式与内容的呈现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在此之下,探讨如何充分发挥
本文以元押印为主要研究对象。元押印为元代流行的一种以发挥凭信功能为主的实用印章,其特殊的凭信作用使得元押印具备一定形式上的设计性。元押印所盛行的时期——元代社会,为蒙古族统治,多民族文化融合并存的时代,各民族人群之间的密切交流,思想的交融转变也给予了元押印形式上的更多可能性,另外元代社会蓬勃发展的艺术文化,宗教精神也对元押印的设计思想有一定浸润滋养的作用。元押印中所包含的多种印文元素间的相互关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