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的CT影像学特征与其术前可切除性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ke1986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腺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4%,其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胰腺癌早期常无明显的特异性症状,而恶性程度又较高,诊断和治疗较为棘手,本组病例回顾性分析41例胰腺癌,通过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手术结果相结合,对其影像学特征加以分析总结,为临床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本组胰腺癌41例,包括胰头癌25例(61%),胰体尾癌16例(39%),伴有梗阻性黄疸者24例(58.5%)。肿瘤大小2.3~10.0cm,平均约6.5cm。直径≤3cm病例3例,直径>3cm病例38例。 胰腺癌的CT直接征象是指胰腺内的肿块及其密度的改变,胰腺形态,外观轮廓改变,是胰腺癌的主要影像学征象。螺旋CT双期或三期增强扫描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低密度病灶,部分病灶中心可见更低密度的坏死区。 胰腺癌间接征象主要包括:(1)胰管扩张,这是发现早期胰腺癌和对胰腺癌进行鉴别诊断的一个重要征象,而其中又以胰头癌引起的胰管扩张最为多见。肿块横径大小与胰管的扩张程度呈正相关。依据扩张胰管径线大小,将其分为三级:I级,0.3~0.6cm,胰管呈边缘光滑“线”状影;II级,0.6~0.9cm,胰管呈边缘光滑的“蚯蚓”状;III级,>0.9cm,胰管呈边缘光滑的“串珠”样改变。(2)胆管扩张,胰腺癌以“围管浸润”的方式侵犯胆总管,致远端胆管扩张。同一层面可以同时观察到扩张的胆总管和胆总管轮廓以外的软组织肿块是一个诊断胰腺癌引起胆管扩张的非常重要的征象。胰头癌引起的胆总管扩张占胰腺癌所致的胆管扩张<WP=37>的绝大多数。依照胆总管内径大小将胆总管扩张的程度分为三级:I级,胆总管直径0.6-1.0cm;II级,胆总管直径1.1-1.5cm;III级,胆总管直径≥1.6cm。(3)周围的脏器与胰腺之间脂肪层的模糊、消失是判断有无脏器侵犯的重要征象;空腔脏器还可见到相应的腔壁不规则结节样增厚和管腔不规则狭窄;肿瘤相邻脏器实质内可见异常密度影可提示肿瘤侵犯脏器。本组34例有不同程度胰周脂肪间隙侵犯中仅有21例(61.8%)病人在CT图像中观察到。原因主要是由于:窗宽窗位的影响;脂肪数量的影响;胰腺肿块与十二指肠的关系是胰腺癌能否切除的一个重要指征。将胰腺癌与十二指肠关系分为三个等级:I级,粘连无侵犯,CT图像可见胰十二指肠间脂肪间隙消失;II级,粘连侵犯,十二指肠肠壁不规则或见肠壁结节样增厚;III级,侵犯,肠腔变型、变窄。本组19例胰腺癌对周围组织、脏器粘连侵犯中,仅有9例在CT图像上可以观察到。原因主要为:部分病人无法服用胃肠道对比剂;十二指肠密度与胰腺接近。(4)胰腺癌较易侵犯胰周血管,在没有淋巴转移和肝转移发生的情况下,胰周血管的受累与否和侵犯程度就成为了决定胰腺癌可切除性的重要标准。胰腺癌与血管的关系分为四级:I级,肿块与血管间正常脂肪间隙消失,肿块仅对血管造成推移;II级,肿块与血管接触面呈点状或弧形,且长度小于血管周径的1/2,管腔无明显变形;III级,肿块与血管接触面呈弧形,且长度大于血管周径的1/2,管腔无明显变形;IV级,肿块包绕血管,或血管管腔变形,增强扫描可见管腔内有充盈缺损。(5)胰腺癌转移性淋巴结可单独个存在也可相互融合,增强后密度无明显改变,部分转移性淋巴结可表现出与原发灶相似的影像<WP=38>学特征。本组发生第二站以上淋巴结转移的病人均未行肿瘤切除,判断转移至第一站淋巴结的肿瘤可否切除的标准应与其是否具有其他不可切除因素相综合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淋巴转移的第二站或第三站,直径相对较小;CT的图像观察因层厚限制;较小的转移性淋巴结与周围组织的密度对比欠佳。(6)胰腺癌最易发生转移的器官为肝脏。肝脏转移性肿瘤的发现是提示胰腺癌晚期不可切除的一个重要征象。 CT是胰腺癌术前分期的重要手段。肿瘤是否侵及侵犯胰腺邻近血管、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否侵犯邻近器官或发生其他器官转移是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标准,尤其在远处转移尚未发生的情况下,胰周血管是否受累就成为判断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主要标准。 根据转移情况在影像学上将胰腺癌分为五级:(1)第I级,胰腺肿块,未突出胰腺轮廓之外,横径≤3.0cm,无胰周组织侵犯,无胰周血管侵犯,无淋巴结转移,无脏器转移;(2)第II级,胰腺肿块,无淋巴结、脏器转移的前提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十二指肠受累程度I级,胰周血管受累程度I级,无淋巴结转移,无脏器转移;(3)第III级,胰腺肿块,无脏器转移的前提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十二指肠侵犯程度II级;②胰周血管受累程度II级;③出现胰周第一站淋巴结转移。(4)第IV级,胰腺肿块,无脏器转移的前提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①十二指肠侵犯程度可达III级;②胰周血管受累程度III级;③出现第二站淋巴结转移;(5)第V级,胰腺肿块,并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①胰周血管受累程度IV级;②出现第三站淋巴结转移;③可见其他脏器转移。 <WP=39> 多排螺旋CT的应用 、 胰腺CT灌注成像、胰腺CT三维成像 、与其他检查手段相结合将会提高胰腺癌术前评价性CT的准确率。 结果表明:1、CT扫描对胰腺癌的定性及定位诊断价值值得肯定。2、CT诊断对胰腺癌侵犯周围结构及淋巴、脏器转移的评估值得肯定。3、术前CT扫描对肿瘤可切除
其他文献
技工人才紧缺,国家大力扶持技工教育,技工教育进入了发展的春天。只有提高技工学校教学质量才能保证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如何提高技工学校教学质量是当务之急。2006年,笔
肌电假肢手的研究日趋成熟,国内外已有很多商业化的假肢手。然而由于控制腕部和手部运动肌肉的缺失,上肢高位截肢者不能通过相应的肌电信号自然地控制肌电假肢。靶向肌肉神经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到调控细胞增殖、衰老、凋亡、信号传导等多种基因的相互作用,所以多靶点进攻肿瘤基因、多途径用药可能会更有效的治疗疾病。本课题旨在研究多种基因靶向
考察18世纪末兴起的历史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当前学界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研究路径。但是,当学界以“历史主义”作为解释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时,出现了“两种历史
目的 分析血液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检验科接收的健康体检患者的血液标本60例,对血液标本中的12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溶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住人口密度增加导致面临的工作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向往安静舒适的田园生活,渴望在大自然中呼吸清新的空气、品尝绿色的食物和享受慢生活。观光茶园的自然环境和田园生活符合大多数城市人群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需求,因此从游客的视角提升观光茶园景观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为优化观光茶园景观特色,完善观光茶园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以观光茶园景观使用者即游客为测评对象,采用实地访谈
面孔识别异族效应是面孔识别中的一种特殊现象,指的是人们识别与再认自己本族人的面孔的成绩显著好于识别其他不熟悉的外族面孔。而不同的情绪状态可能会对面孔识别异族效应
常春藤又名洋长春藤,五加科常春藤属。因其枝繁叶密,是最理想的室内外壁面垂直绿化材料,又是极好的地被植物,适宜于攀附建筑物、围墙、陡坡、岩壁及树荫下地面等处,盆栽需要
公立医院经营亏损状况越来越严重,对医院内部运行的造成很大冲击。为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和激发职工积极性,必须从强化预算管理、加强成本核算、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等方面采
为了解决实际工程岩体质量评价时评价指标权重难以准确确定的问题,提出将直觉模糊集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TOPSIS)用于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直觉模糊集TOPSIS是将TOPSIS引入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