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导师自拟方通络汤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凝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并从免疫调节角度观察该方对患者血清IL-2、MCP-1炎症因子及D-D的影响,并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观察其对子宫、卵巢血流的影响,探讨本方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作用机制,为推广导师临床治疗经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3月到2016年11月在安徽省中医院妇科门诊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凝血瘀型就诊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通络汤+野菊花通络颗粒灌肠)40例,对照组(桂枝茯苓胶囊+野菊花通络颗粒灌肠)40例。观察分析两组在治疗前后中医证候、临床症状、体征、综合疗效等变化,观察治疗前后IL-2、MCP-1表达水平及D-D、子宫卵巢动脉血流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在综合疗效比较上,治疗组总的有效率为97.%,对照组的总的有效率为82.5%,两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中医证候的疗效比较上,治疗组总体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指标IL-2水平均有所升高,MCP-1、D-D均有所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及卵巢PI、RI均有所下降,对照组治疗后子宫PI、RI下降不明显,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络汤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寒凝血瘀型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提高患者抑炎因子IL-2、降低促炎因子MCP-1及降低D-二聚体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子宫、卵巢动脉血流PI、RI,从而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高凝状态,促进子宫、卵巢动脉血流,改善盆腔组织血液灌注,而达到治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