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转型中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er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持续发展,中国城乡发展转型进入关键时期。城乡发展转型中,人口、土地、就业、产业耦合协调挂钩机制短缺,城乡用地新格局和有效机制亟待构建。本文以城乡发展转型为动态背景,深入分析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的人口转型、产业转型、就业转型、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与格局,创新利用格网地统计的识别方法,探测识别环渤海地区的城乡发展转型中心性、成长性、和差异性。深入分析土地利用变化与配置需求,以城乡发展转型的“积聚性、成长性、差异性”空间构型理论为基础,着眼于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创新利用CLUE-S模型和遗传算法CA模型的综合集成,选择代表沿海、都市郊区、生态脆弱区的东丽区、大兴区、怀来县为典型实证案例区,进行城乡发展转型中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模拟。以构建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新农村格局、生态安全格局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构建了多目标、多层次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战略。经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以城乡发展转型的人口、土地、产业、就业转型指标为基础,建立了城乡发展转型耦合评价模型,开展了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过程和格局分析。环渤海地区进入城乡融合阶段,区域“人-地-业”转型耦合协调度差异显著。落后县域的“人-地-业”耦合度和协调度为“双低”,人口转型、产业转型、土地转型为低水平协同演进。区域中心性城市的“人-地-业”耦合度和协调度为“双高”,为“人-地-业”高水平同步协同演进。“人-地-业”耦合度和协调度演进过程近似为一条“S”生长曲线,符合系统从低级向高级演进规律。“土地-产业”耦合协调度提升速度快于“人口-产业”和“人口-土地”,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模式普遍存在。中心城市市辖区,城乡转型的“人-地-业”耦合类型属于“高高高”型,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产业非农化发展相对协调一致。大部分传统农区县(区)属于“中中中、中中低”型,城镇化水平偏低,产业发展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丘陵山区的类型主要为“低低低、低中低”型,经济转型升级困难,制约着产业转型升级。  (2)创新利用地统计空间冷热点探测方法,建立了城乡空间转型识别模型,以城乡建设用地为数据基础,借助动态网格探测识别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时空过程。环渤海地区城乡发展转型的中心性、成长性、差异性呈现为小聚集、大分散格局。逐渐形成以北京、天津、沈阳、济南为中心的城镇群带,沿海地区的工业发展用地形成“C”字沿海带拓展带,传统农区和山区的城镇成长性和中心聚集性较弱。  (3)环渤海地区土地利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包括建设用地增速加快,土地利用效益不高;耕地数量快速下降,粮食安全受到威胁;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土地利用结构不尽合理;土地利用缺乏分类指导,区域土地利用缺乏条理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等亟待解决核心问题;传统农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较为粗放。针对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应着力进行耕地保护与建设占用、生态用地以及区域建设用地配置的优化,并探索不同主体利益博弈下的土地均衡利用、县(市)尺度城乡同地同价的土地融合利用,以及适应城乡转型与一体化发展的土地集约利用。  (4)城乡发展转型中,农村发展主体弱化对农地利用集约程度变化产生一定影响。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明粮食单产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农村劳动力转移程度、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区位条件影响对复种指数变化有一定影响;农村空心化与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存在着耦合联动关系。在农村空心化出现、成长阶段,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解决了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问题,耕地利用集约水平提高。空心化发展至兴盛期,农业生产主体老弱化影响了耕地利用集约化水平。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确立和现代农业的持续发展,耕地利用集约度提高,最终趋于稳定;农地利用集约度提升,应紧扣新型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双轮驱动背景,创新农业和农村发展模式,消除农村空心化对农地利用集约状态的影响,增强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功能。积极探索人口非农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挂钩机制,将是创新统筹城乡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研究的核心问题。  (5)针对不同地域城乡发展转型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土地利用需求,通过多目标灰色线性规划方法,优化调整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案,以“点—轴”理论作为优化空间构型的理论依据,创新集成CLUE-S模型和遗传算法CA模型,遵循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等级体系,模拟新型城乡用地格局。沿海型地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途径应走城乡一体化,经济发展效益最大化兼顾生态用地分配,增加用地强度的产业内涵式转型升级是土地利用优化配置主导途径;郊区地域,承担着疏散中心城区产业与人口的功能,应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统筹优化城乡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协调建设用地、耕地和林地等生态用地之间的平衡关系,保证土地利用在空间地域上的结构合理、功能合理和方式高效;生态脆弱区,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充分挖掘经济资源和发展潜力,培育特色产业,提升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健康城镇化,极力打造以县城镇为中心、适当培育小城镇的城镇体系。优化生产经营模式,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组织,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发展转型,提升农地利用效率。  (6)战略层面,适应不同地域类型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应紧扣城乡发展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效应。以优化“生产、生活、生态”国土空间为目标导向,构建城市化、农业发展格局、生态格局宏观战略。坚持以土地利用集约战略、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战略、保障土地生态安全战略、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战略、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耕地保护战略、统筹“人-地-业”挂钩机制土地利用优化战略、农地高效集约利用制度保障与机制等为战略基域,选择其优化配置路径。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是优化调控城乡发展空间结构基础,土地资源利用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方面,应明晰土地产权,打破以政府为主导的土地配置模式,消除土地市场的二级政府垄断市场。
其他文献
森林健康评价是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也是近几十年来国内森林经营研究的热点问题,它可以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GIS技术近几年来在林业方面已取得广泛的应
江泽民同志在 1995年的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古往今来,一切有志、有识、有为之士,都能把握自己,以沉醉于金钱、美女和权力为戒。”十五大后,江泽民同志多次重申:各级领导干部一定
空间位置标识是导航领域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地理实体位置、分布、形态、空间关系等基本特征精确描述的基础,针对全球空间数据一体化标识与统一管理的需求,提出一套与现有数据组织
城市空间形态研究是城市地理和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其中有关城市高度和建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城市高层建筑的分布、高度控制以及城市历史建筑等景观保护方面,针对城
“50多年前,加拿大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就先知般地预言过,媒介技术可能魔幻般地把世界变成一个城市。如今,全球化进程如火如荼,势不可挡,它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领域,传播学者的预言竟如魔咒般产生了效应。”  如今报刊、图书、电视机等传统媒体正在逐渐萎缩,我们步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形式大有完全替代传统媒体的趋势。传统媒体面临着转型和消亡的难关,要么慢慢等死,要么转型和
县域是空间规划研究最基本的空间单元,在市县层面空间规划之间相互并不衔接,而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的顶层设计仅指明了每个县市的主体功能,并未对县域内功能格局进行安排,这就导致了
本文对连环湖牙门喜泡柱状岩芯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分析。通过对岩芯沉积物年代指标、粒度指标、营养指标(有机质、总氮、总磷、磷的形态)、重金属及其形态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综合相
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国家,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水旱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文基于历史旱涝资料集,借助旱涝灾害空间特征可视化
小流域是三峡库区入库泥沙的策源地,定量评价小流域侵蚀产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备受关注。目前库区开展的土地利用变化对小流域侵蚀产沙影响的研究较少,基本还停留在定性阶段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精辟论述,内涵深刻,层次鲜明。“三个代表”各具特定的内容和要求而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