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秉明的艺术哲学思想植根于他的各类艺术创造之中,因此,要精准把握熊秉明的艺术理论,就首先要从分析他的艺术作品入手。纵观熊秉明的一生,他的人生经历、学思历程和思想偏好,使得他的艺术较之于同期或此类的其他艺术家,有着鲜明的独特性,他关于艺术的哲理思考,也因此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熊秉明是从哲学领域进入到雕塑艺术的,而后在铁雕的制作中找到了自己的风格,最后又把目光转向了中国书法,在铁雕和书法的融合中达到了艺术创作的顶峰。由于熊秉明出身哲学,这使得他在艺术创作中,尽管每个时期使用的艺术媒介各不相同,但对哲学精神的追求却是始终的,并表现出明显的统一性。因此,熊秉明艺术创作中的哲理内涵,就成了我们探索熊秉明艺术创作论、本质论和鉴赏论的重要契机。本文将通过对熊秉明艺术论形成基础的研究,挖掘熊秉明艺术中隐藏的艺术论的基本议题——艺术创作论、艺术本质论、艺术品鉴论以及艺术第次论,并把熊秉明的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放置在二十世纪的大背景下,分析其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 文章分为四大部分:前言梳理了前人对熊秉明的研究,发现研究中的不足,指出可以继续研究的方面和价值;第一章基于对熊秉明的人生、求学、为艺历程的研究,总结熊秉明艺术思想形成的原因;第二章通过对熊秉明艺术言论及艺术创作的细致分析,探寻他的艺术论思想;最后在前几章论述的基础上,经过对比研究,总结熊秉明艺术创作和艺术理论对二十世纪中国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对当下中国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