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与交融:译制片配音的跨文化对话——以1949-1966年苏联电影译制片为例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oret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制片配音是一种跨语际对话(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而语言和文化唇齿相依,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必然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因此,译制片配音表面上是不同语言之间的对话,实质上却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即跨文化对话。  在译制片配音的跨文化对话中,迥然不同的文化之间必然会产生碰撞,各种文化在表面上虽然千差万别,但当涉及人的本身、人的本性等深层面问题时,则是相通的。换言之,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导致了文化碰撞(外化为语言碰撞),共通性导致了文化交融(外化为语言交融),译制片配音就是在不同文化(语言)之间的碰撞与交融中得以实现的。译制片配音涵盖了两种语言(文化)之间的两次不同形式的碰撞与交融,第一次是在原片剧本与翻译剧本两种文字语言之间进行;第二次是在原片中的人物语言与译制片中的人物语言两种有声语言之间进行,而这一过程的中间环节是配音的“音声化”,即配音演员将译本由文字语言的存在状态向有声语言的存在状态转化的过程。最后通过译制片在中国社会的广泛放映和传播,真正实现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碰撞与交融。  本文在论述过程中始终把文化的内涵作为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并结合跨文化交流学、翻译学和美学的相关理论,将1949-1966年作为具体的时代背景,以这一时期的苏联电影译制片作为例证,深入探讨译制片配音创作中语言碰撞与交融是如何进行的,经过配音的译制片给当时的中国社会、中国观众以及中国电影究竟带来了怎样不同寻常的社会影响,以及译制片配音在文化层面上蕴含了怎样的美学价值。
其他文献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的一种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是将研究的态度、意向和内容贯穿到实践的全过程和多方面的实践.此模式下的教学充分展
期刊
教学要以启发引导为主,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参与到学习中.语文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需要我们有一个好的方法的推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多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去引导他们进入我们的学
期刊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厚煤层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在全国统配煤矿中,厚度在3.5m以上的煤层约占总储量的43%。以大同煤矿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同煤集团)为例,随着采煤技术的不断发展,开采
期刊
随着品牌竞争的日趋激烈,品牌专卖店早己超越了产品专卖的功能,成为传达品牌文化的重要媒介,于是,对品牌专卖店的空间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品牌专卖店的空间设计过程中,灯光是
1 问题的提出rn随着我国摩托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各大企业纷纷采用加工中心生产线,使用CNC刀具的数量、品种、规格也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管理大量品种、规格各异的刀具,已成为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