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瞬时无功理论的SATATCOM电流检测方法与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y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网中非线性负载、冲击性负载的增加,电能质量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技术也由此成为研究热点。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作为柔性交流输电的核心装备之一,具有良好的补偿性能,已逐渐成为无功功率补偿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理论分析以及仿真建模,系统地研究了STATCOM的无功电流检测方法及其控制技术。   本文首先分析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两种经典检测方法p-q法和ip-iq法的不足之处。然后对物理实现中的电路结构与低通滤波环节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基于电流平均值进行滤波的改进检测方法。该方法不需要锁相环电路,简化了检测电路结构,且提高了检测算法的响应速度。在电压无畸变和电压有畸变两种情况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本文总结了STATCOM直接电流控制方式相对于间接电流控制方式的优势,重点讨论了基于PWM跟踪技术的两种直接电流控制方法——滞环控制和三角波控制。同时,详细介绍了滞环宽度的设置以及PI调节器的参数设计。最后对两种控制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滞环控制的开关频率随着滞环宽度改变而改变,滞环宽度越大,开关频率越高,开关损耗也就越大。但此时补偿电流的跟踪效果较好,谐波含量较低;此外,仿真结果还说明,三角波控制的开关频率是固定的,开关损耗相对较小,但采用三角波控制会在补偿电流中引入与三角载波同频率的高频畸变分量。   在Matlab/Simulink仿真环境中,搭建了STATCOM的系统模型,通过在线性负载、非线性负载以及冲击负载三种情况下的仿真,比较了传统电流检测方法和改进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并研究了滞环控制方法和三角波控制方法的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线性和非线性负载下,传统的ip-iq检测法和改进检测法都能准确检测出STATCOM所需补偿的无功电流,但改进检测算法的动态响应性能更好;再者,STATCOM在滞环控制和三角波控制两种控制策略下,均能准确快速的跟踪指令电流,实现有效的谐波与无功补偿,改善系统的运行性能,但补偿后系统电流的谐波含量则因两种控制方式开关频率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最后,简要介绍了风力发电的特点、风电并网运行对电网的影响以及无功补偿对整个风电系统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与无穷大系统相连的风电场模型,在渐变风速下,针对是否安装STATCOM两种情况,对系统动态运行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STATCOM能够补偿风力发电系统因风速变化引起的无功波动,有利于维持并入电网的电压稳定性。  
其他文献
蛋白质的折叠已经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已进行许多这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比较非糖基化酶的失活与去折叠,对于糖蛋白则少有涉及.该文中我们研究了在脲与盐酸胍溶液中,糖基化的
哺乳动物室管膜下区(SVZ)中的神经前体细胞一直保持到成年.为了进一步了解成体神经前体细胞的特性,该实验将成年小鼠SVZ的神经前体细胞移植到不同发育时期的小鼠脑中,研究其
本研究中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揭示了一些生物体适应性进化和选择的规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从染色体层面探讨了哺乳动物X染色体连锁基因在性染色体进化过程中的剂量补偿机
电力系统接地网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最基本保证。怎样更好的设计变电站接地网、怎样建造出更符合环境更可靠的接地网、怎样更安全地运行接地网、如何对接地网腐蚀进行防护,这些都是非常急需我们去研究、去解决的问题。论文对变电站接地网设计施工及运行进行了研究,系统整合了电网络理论、材料科学网络拓扑结构、工作流程化管理等方面知识。加强变电站接地网设计管理使电力接地网的设计变得更加规范合理、加强接地网运行可靠性及故
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大量的超高压输电线路已在电网中投入使用。考虑到建造费用、电能传输能力、山区情况和负荷中心与发电厂的距离,其中部分采用了不换位平行双回线。由于超高压输电线路输电距离长,电容电流大,三相参数不对称,传统的应用对称分量法的故障测距算法已经不再精确。故找出一种适用于超高压不换位双回输电线路的测距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换位双回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算法。该方法仅使用
缺氧/缺血造成脑组织损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理生理现象之一.最新的研究表明,NO毒性损伤与缺氧/缺血预适应作为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能对缺氧/缺血造成的神经损伤起保护作用,
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faciens)介导法将蜘蛛杀虫肽与Bt毒蛋白C肽的融合蛋白基因分别导入了陆地棉(GossypiumhirsutumL.)栽培品种"中棉10号"、"中棉19号"、"中棉16号"和"(
流感病毒是诱发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传染性病原体,该病毒感染导致的流行性感冒(流感)是目前世界上所面临最重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每年的季节性流感、偶尔爆发的流感大流行和人感染
抚仙湖是贫营养型高原深水湖泊,湖泊水环境处于剧烈的变化时期,由贫营养向中营养迅速转变。本研究分析了抚仙湖6个季度15个站位的浮游植物种属和生物量及对应站位的水环境指标
首次应用应用半固体药基混合法体外观察16手足中药的95﹪乙醇粗提物对白色念珠菌,威克海姆原藻,啤酒酵母GL-7三种真菌的抑制活性.从抗真菌作用明显的槿皮中进一步活性追踪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