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域粗波分复用系统中波长适配器的设计与性能测试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huai88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粗波分复用(CWDM)技术的低成本、大容量、应用灵活和易扩展等特性,为宽带城域网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波长转换器是CWDM系统的关键器件之一。光/电/光型波长转换器的电处理技术使网络节点乃至网络的吞吐量变小,形成“电子瓶颈”,但对定位于城域网络内短距离传输,通道速率一般不超过2.5Gbit/s,成本控制严格的CWDM系统来说,仍然很具吸引力。论文在充分考虑城域CWDM系统短距离传输特点的前提下,给出了一种波长适配器的软硬件方案,并对各模块的作用及实现做了详细的分析。方案主要分为传输设计和监控设计两部分,传输设计部分包括系统的整体硬件方案、光收发模块的实现、时钟数据恢复方法,并分析了中心波长的选择,进行了光功率预算;监控设计部分主要通过两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来实现,控制FPGA模块完成对各传输单元的配置及数据的读取,性能FPGA模块完成对传输信号的检测。本方案已经在阿尔卡特成都研发中心实现。论文也给出了该波长适配器的网络功能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并给出了测试结果和分析。结果表明,WLA盘可对传输的同步数字系列(SDH)和千兆以太网(GE)信号进行监控;经过波长适配器后的光信号质量更好,各项指标均优于波长转换器的光接口参数规范的要求;CDR的重定时功能也有效的抑制了信号的传输损伤。故波长适配器也可用来作为中继来延长传输距离。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大量的图像信息,促使CBIR成为当前的一个热门研究课题。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是从图像中分析抽取其特征来衡量图像之间的相
随着雷达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系统的设计已经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由于SAR成像处理算法通常比较复杂,处理数据量大,单核DSP系统会出现散热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信息安全问题也成为近几年信息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数字签名技术是信息安全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它的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高速率的无线通信的需求,通信领域的新技术研究也层出不穷。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3G),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系统(OFDM)已经成为当前无线通信领
在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技术研究中,掌握无线信道的传播特性并进行参数估计对数字移动无线通信系统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其中,信道估计与均衡技术就成为无线通信领域内最为关键的
论文首先介绍了HFC接入网及其相关的DOCSIS1.1协议(HFC网络数据传输系统技术规范)。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DOCSIS1.1协议中的信号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RS编码和QPSK调制解调技术
数字图像编码是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而日益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小波变换编码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效,如何充分利用小波系数的特性进行高性能的编码,如何在保持高率失真特
自动测试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很多领域,本课题基于虚拟仪器技术成功研制出了电子舱自动测试设备。该测试系统由工控机和NI公司高性能采集卡以及实际的测试仪器组成,设计的关键是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时空混沌系统。大脑的高度复杂非线性特征显示出其混沌动力学的特征。作为人类大脑行为的外在表征的EEG信号,已经在临床诊断
零中频接收机由于具有成本低,功耗低,运算量小,适用于高速数字调制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之中。然而,由于物理器件的缺陷,零中频接收机把射频(RF)信号直接变换成基带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