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孝经》文献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l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的孝道孝文化,到了宋代,进入了一个充分发展、渗透、丰富的历史阶段,既有其相当的延续性,亦有其相对的时代性,构成了中国孝文化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阶段。在此大背景之下,承载孝道精神与理念的儒家经典《孝经》一书的研究、探讨,也同这一阶段的孝道孝文化一样,与时俱进地呈现出了相应的时代特色,既有传承,更有质疑或者说开新,在中国《孝经》学史上写下了别样的一卷。宋代的《孝经》学文献,共有50多家,数量较为可观,但可惜的是,这些著作绝多达数都已经亡佚,现存传世者据笔者目前所及,仅得5家,分别是邢昺等《孝经注疏》、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范祖禹《古文孝经说》、朱熹《孝经刊误》和项安世《孝经说》。通过对现存宋代《孝经》学著作的具体探讨,我们认为,相对于前代而言,宋代《孝经》学的特点与影响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宋学性理学说的色彩呈现。现存宋代《孝经》学著作,无一例外都具有宋学的性理学说色彩,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开其端,范祖禹《古文孝经说》踵其后,朱熹《孝经刊误》、项安世《孝经说》亦皆如此。这种注重心性义理的内在探究和体悟,是此前汉唐注疏著作中缺乏或者说薄弱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宋儒的《孝经》学研究是具有重要转承意义的,其中“转”更大于“承”,所开创的经典义理内在理路把握,在今天对我们仍有极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宋儒勇于创新的治学取向,以及从大处、通处、根本处着眼并下工夫的治学旨趣,这和其前的汉唐注疏、其后的清代汉学所谓乾嘉考据风格确实有南辕北辙之异。朱熹的《孝经刊误》自不待言,纵是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范祖禹《古文孝经说》、项安世《孝经说》,这方面的因素也颇多。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其本身即开示了讲论、研究《孝经》的宋学模式,范祖禹《古文孝经说》固然申说司马光《古文孝经指解》,却也于其未安之处并不盲从,项安世《孝经说》亦于先儒之论有所评弹,虽然其说未必可从。这样的治学态度和精神,对于跳出汉唐注疏桎梏、别开生面,是有积极意义的,其后研究《孝经》的学者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受到了其启示。三是宋代《孝经》学的不足与瑕疵,如宋学性理学说色彩中的些许主观化以及改动经文之举。这种过分主观化的发挥、强调和对文献文本本身的破坏和变动,从文献整理、学术研究谨严角度讲,是不可提倡和鼓励的。后人对于朱熹《孝经刊误》及其后续影响颇有微辞,不能说皆出于恶意,可视作谏诤之言。
其他文献
随着民主法制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司法公正的关注和期望程度也越来越高,媒体为了顺应社会和自身的发展,也愈来愈热衷于对司法活动的报道和评价,于是媒体和司法的关系由此变得微妙
目的:研究BEZ235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体外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肝癌的生物学治疗提供可能的分子靶点及抑制剂;同时研究Six1蛋白表达检测在肝癌生物学行为判定中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分布与经济发达地区对负荷的需求极为不平衡的矛盾,促使我国电力工业大力发展高电压等级、超大容量、长距离输送的特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然而,根据国
随着世界各国间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近些年来,国外影视作品开始在国人的生活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满足了最普通大众的欣赏需求,又能把迷人的外国文化介绍给国人。但是,由
三维石墨烯以其优异的导电性,大的比表面积和三维交联的多孔结构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制备高质量三维石墨烯的主要方法是运用化学气相沉积法(CVD),即以泡沫金属(镍、铜等)为
印度是一个信仰宗教的国家,印度人98%都信教,宗教对印度社会、文化、艺术和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深刻和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对于印度古典舞蹈风格与特点的形成与发展尤其明
先秦散文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中国文化、文学、语言的部分源头,是传统“国学”的精粹。“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先秦散文课堂教学在文言文甚至高
"堆谐"是广泛流传在雪域高原上的一种民间歌舞。在西藏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堆谐"在各种文化艺术的交流中融合、演变。据资料记载,在雪域高原上并存着三种风格的"堆谐",即拉萨
当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已经成为高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组成部分,而通过计算机完成题库的管理工作则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利用计算机实现题库的管理工作,可以实现定量、系统
近几年以来,中国食品安全事件的频发、升级,成为公共安全中的一个极为突出的问题,公众将舆论的矛头指向了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以政府为主体的单一、分阶段监管模式使得政府食品安